姜昆: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不顾妻子反对收养了一个孤儿

姜昆,大家都知道他是相声界的资深人物,活跃在舞台上已经有几十年了。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他搭档过不少人,也演绎了许多经典的相声段子。姜昆出生在1950年的北京,家庭条件普通,父亲是教师,母亲则负责家务。小时候,他就喜欢说说笑笑,虽然父亲希望他走文学的道路,但姜昆选择了相声这条路。

1968年,姜昆响应国家号召,前往黑龙江插队,那个时候,很多知识青年都被送到农村,他也不例外。在那里,他一边干农活,一边加入了当地的宣传队,积累了很多的表演经验。

1976年,姜昆回到北京,进入了中国广播艺术团,并拜马季先生为师,正式开始了他的相声生涯。到了八十年代,他的名字渐渐被更多人熟知,频频亮相春晚,主持节目,还创办过曲艺学会,社会影响力不可小觑。

姜昆的家庭生活也有不少故事。他和李静民结婚已有多年,两人都身处曲艺圈。1977年,他们迎来了自己的女儿姜珊。姜珊从小便展现出艺术才华,唱歌跳舞样样都行。十三岁那年,她登上央视晚会,十四岁就发行了专辑,成了小有名气的明星。但姜昆担心她太小进入娱乐圈会影响学业,便让她退出,专心读书。那时,姜珊的学业成绩也下滑,从班里的前几名掉到倒数,父女关系因此产生了不少摩擦。

1993年,姜昆将姜珊送去澳大利亚留学。起初,姜珊不适应,甚至一度回国,但很快又被送回去。几年后,她渐渐适应了新环境,1997年考入美国大学学习电影制作。李静民也随女儿去了美国,姜昆则独自在北京,日子过得颇为孤单。

1998年10月,姜昆带领中国广播说唱团去福利院慰问。那一天,他们与孩子们互动,福利院举行了一个活动,让每个人都能带一个孩子回家住一周,感受家庭的温暖。姜昆看中了一名六岁的男孩,名叫谢潭。这个孩子从出生起便被父母遗弃,在福利院长大,身体瘦弱,头发枯黄。姜昆决定带他回家,给他做饭,陪他玩耍,逐渐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谢潭也越来越依赖姜昆,不舍得回到福利院。姜昆心软了,最终决定收养他。

姜昆给李静民打电话,告诉她自己决定收养谢潭。李静民不同意,认为两人已经年纪大了,没精力再抚养一个孩子,担心自己照顾不周。姜昆没有多做解释,挂掉电话后便带谢潭去了民政局,给孩子改名姜河。

几周后,李静民回国,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她认为姜昆没有事先与她商量,直接做出决定。虽然她并不讨厌姜河,但对于姜昆的“先斩后奏”方式心生不满。刚开始,李静民对姜河冷淡,不太关心他。但姜河因为在福利院成长,早熟且懂得察言观色,他主动做家务,递东西,甚至帮李静民按摩腿部缓解关节炎。时间一长,李静民也软化了,开始接受姜河,并视他为亲生儿子。

姜河融入家庭后,李静民特别关心他的健康。一次姜河咳嗽得非常厉害,嘴唇发紫,李静民赶紧送他去医院,医生诊断为严重的支气管炎,如果不治疗,会影响他的成长,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李静民全力以赴照顾他,姜昆因为工作原因不常在家,李静民便一人守在医院,喂药、做饭,亲力亲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姜河的健康逐渐恢复,再也没有复发。

姜河上学时,成绩并不理想,调皮捣蛋,这让姜昆和李静民非常头痛。一次,牛群到家里做客,看见姜河从楼梯扶手上滑下来,身手灵活,便建议姜昆送他去学杂技。姜昆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姜河也有兴趣,于是2002年,他将姜河送到沈阳民族艺术学校学习杂技。

刚开始,姜河吃不了苦,曾经想退学。姜昆和李静民在沈阳买了房子,经常去看他,带吃的、送衣服,并鼓励他坚持下去。姜河最终没有放弃,努力练习,进步神速。2004年,他登上了北京电视台春晚,表演空中转盘,姜昆看得非常自豪。

随着姜河渐渐长大,进入了青春期,他开始变得有些叛逆,喜欢与同龄人攀比,花钱也比较大手大脚。姜昆便劝导他调整心态,不要只看表面。那时,姜珊已经大学毕业,回国后开了自己的公司,成为了老板。她与姜河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姜河也因此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并下定决心要更加努力。

后来,姜河考入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成为了一名专业的杂技演员,事业渐渐稳定了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姜河渐渐长大,虽然姜昆夫妇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但他始终有一个疑问:他的亲生父母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经过长时间的犹豫,他终于开口向姜昆提起这个问题。姜昆听后沉默了,李静民则气愤地表示,不是亲生的孩子终究不能和亲生子女一样亲密。姜昆则安慰她,认为姜河虽然不是亲生的,但他心地善良,能够在被遗弃后仍然想着寻找亲生父母,十分难得。

于是,姜昆和李静民开始帮助姜河寻找亲生父母,登报寻人,然而始终没有结果。尽管如此,姜河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仍然视姜昆夫妇为自己最伟大的父母,始终感恩他们。

如今,姜河已经成家立业,事业有成,生活稳定,依然保持着与姜昆夫妇的亲密关系,时常回家看看,帮着做些家务。姜昆回想起收养姜河的决定,他觉得这是自己做的最对的事。

姜昆的经历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他并非完美无缺。在事业上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家庭生活中也有不少波折。收养姜河这件事,充分展现了他的坚持与善良,同时也暴露了家庭沟通上的问题。李静民最初的反对并非没有道理,毕竟两人已经年纪大了,养育一个孩子确实不容易。而姜珊留学期间,父女间的隔阂也曾让姜昆感到痛苦。但这一切,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得到了化解。姜珊成长了,姜河也变得懂事了。

生活从来没有一帆风顺,但正是这些选择与坚持,才让姜昆和他的家人拥有了完整的幸福。姜河的成长,不仅是家庭教育的成果,更是爱与责任的体现。尽管他们最终未能找到姜河的亲生父母,但亲情的纽带早已牢牢系在了姜昆一家人的心中。

姜昆的故事告诉我们,亲情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用心去培养。社会上有很多孩子渴望被收养,收养之路充满挑战,但只要坚持下去,便能创造出不一样的生命奇迹。姜昆通过收养姜河,给了一个孩子新的生命,而他自己也收获了无尽的温暖与回报。

相关知识

姜昆: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不顾妻子反对收养了一个孤儿
高露: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隐婚为丈夫生下一儿一女…
李白: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没回加拿大,嫁给了撒贝宁
影帝于和伟:“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娶了一个平凡的老婆”
演员寇振海: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三婚娶了小22岁的妻子
男人不顾妻子反对,把她按在桌上欺负
钟镇涛: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拒绝与前妻章小蕙复婚
子枫妹妹在戏外收养了塔塔,这或许就是最棒的彩蛋了吧
杨群去世:进入演艺圈是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还让他与俞凤至结缘
1988年一对光棍兄弟收养了一个女弃婴……

网址: 姜昆: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不顾妻子反对收养了一个孤儿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50518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