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大师罗伯特·威尔逊去世,他最后的作品留在了中国
“无常又在提醒我们,随时珍惜你所拥有的。大清早接到罗伯特·威尔逊先生过世的消息。才两个月前,五月底,我们在会昌欢乐地在一起,互相观赏彼此的艺术创作。想不到,在会昌戏剧小镇演出的《哈姆雷特机器》就是威尔逊先生最后的作品。”
在美国戏剧大师罗伯特·威尔逊去世的消息传来后,导演赖声川8月1日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了对这位好友无限的感慨和追思。
罗伯特·威尔逊
作为一位致力于后现代演出艺术的开拓与探索的导演,罗伯特·威尔逊一直被誉为“世界实验戏剧灯塔式人物”。今天凌晨,他的社交账号发布了讣闻,“我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宣布,罗伯特·M·威尔逊与世长辞了。他是一位艺术家、戏剧与歌剧导演、建筑师、布景与灯光设计师、视觉艺术家,还是水磨中心(The watermill Center)创始人。罗伯特·威尔逊7月31日在纽约州沃特米尔的家中因短暂急性发病平静去世,享年83岁。”
当天,《纽约时报》也发布了大师去世的消息,并称:罗伯特·威尔逊,这位著名的戏剧导演、剧作家和视觉艺术家,以他令人惊叹的舞台呈现打破了戏剧常规,不仅创作了充满想象力的作品,还与各类艺术家进行创新性合作——从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到流行歌手Lady Gaga。
《沙滩上的爱因斯坦》
罗伯特·威尔逊1976年,他凭借《沙滩上的爱因斯坦》(Einstein on the Beach)在国际舞台上一鸣惊人,这部歌剧作品被誉为后现代主义中的戏剧代表作品、“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成就之一”。
此后他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前卫的戏剧风格,他对视觉艺术、音乐和舞蹈的整合方式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他曾经在舞台上沉默了7个小时;他的一出歌剧长达4个半小时,节奏奇慢还没有中场休息;他曾经让Lady Gaga扮成名画《马拉之死》的样子一动不动地在浴缸里躺了11个小时……
和布拉德·皮特合作的视觉艺术系列
他的作品常常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表达力,挑战了传统的戏剧观念和观众的感知。他对时间、空间和表演的探索为戏剧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视野和创作方式。也因此,他被誉为现代戏剧的重要创新者之一,对当代戏剧和表演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罗伯特·威尔逊生平最后一部《哈姆雷特机器》在中国首演
对于中国戏剧界和观众而言,罗伯特·威尔逊可能是最熟悉的世界戏剧大师之一,这些年,他不仅频繁往来中国,参与了多个重要艺术节和戏剧节,并且在这里演出合作了很多作品。而就在他去世前两个月,他还在5月来到中国,在中国参加了赖声川导演发起的会昌戏剧季,不仅驻镇创作了他生平最后一部作品并世界首演,也参与了和中国年轻戏剧人的对谈。
罗伯特·威尔逊今年5月在中国会昌参与青年戏剧家对谈
赖声川回忆5月的那次见面时写道,“当时他除了有时需要用轮椅,感觉身体状态还是不差的,不论在排练中、演讲中都是中气十足。他的《哈姆雷特机器》精准无比,充分显示出席卷剧场美学几十年的威尔逊美学风格。近距离观察,我也折服了,发现他非常深入地理解演员,以及如何跟演员工作。
罗伯特·威尔逊和赖声川在会昌戏剧季
离开会昌之后,我们还通了几次邮件,他一直希望能够继续合作,非常喜欢我们给他提供的创作环境。更有趣的是,我跟他有一场在园林剧场里的对话,他看中了我们老祠堂里的三把椅子。这些椅子都是前两年我呼吁会昌乡亲们捐赠给剧场的椅子,结果我们把三张椅子寄到美国给他。他说他要做一个展览用的。未来,希望我有机会去他的大本营,就是Watermill,在长岛,听说那三把椅子在那里。我们可以去坐一坐,怀念他。
珍惜生命,珍惜艺术!一代大师,一路好走!”
而罗伯特·威尔逊当时在和中国剧人交流时,谈到他如何找到自己独特而前所未有的戏剧美学时说,“第一就是活着,美学在生命中得以延续。”
罗伯特·威尔逊和赖声川在会昌戏剧季
罗伯特·威尔逊和上海也结缘颇深,这几年一直是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常客。自2014年、2017年、2018年,他相继带来《克拉普的最后碟带》《关于无的演讲》《睡魔》三部戏剧作品,对中国观众的剧场观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在这些作品中,罗伯特·威尔逊展示了他作品一直以来的“很难归类”,在他的戏剧里时常能看到“静止”的表演和超乎寻常的“慢节奏”,建筑师出身的他也总是喜欢建构几何式的舞台空间。
《关于无的演讲》
中国台湾国光剧团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魏海敏曾和罗伯特·威尔逊合作过《欧兰朵》,她在2017年曾为澎湃新闻撰文《不回答问题的导演,戏剧家罗伯特·威尔逊》,她在文中写到了很多罗伯特威尔逊戏剧创作的细节和理念,最后谈到,“Bob从来没有正面回应过我的问题,但他颠覆了我对戏剧的认知,解放了我的创作自由。尤其随着近几年的发酵,又看了他的新作和演讲,我在渐渐体会他对创作这件事的本质思考——每个人都有对生命各自不同的观察和认知,创作是艺术家不断放下过去,探寻未知和可能性的过程。Bob并不想通过戏剧表达什么观点,他只是分享自己对生命的观察,用他那种极致的方式把你装进他的陷阱,自己去体会、去思考。所以,他的解答,并不重要。”
《睡魔》
这些年,罗伯特·威尔逊也多次到访乌镇戏剧节,在2023年乌镇戏剧节十周年之际,他携手德国汉堡塔利亚剧院创作的《H-100秒到午夜》,成为第十届乌镇戏剧节的开幕大戏。
罗伯特·威尔逊(左三)和陈向宏、黄磊、赖声川、孟京辉一起敲响第十届乌镇戏剧节开幕大锣
相关知识
戏剧大师罗伯特·威尔逊去世,他最后的作品留在了中国
第十届乌镇戏剧节“起”飞 世界戏剧大师罗伯特·威尔逊莅临并执导开幕演出
乌镇戏剧节十月举行,开幕戏为罗伯特·威尔逊2022年新作
英国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去世 享年97岁
《戏剧故事》片场,赞达亚与罗伯特·帕丁森上演一场冲突戏,最后成功一秒出戏
威尔逊的抒情,霍金的思考,阿德南的诗歌
编剧罗伯特·汤去世享年89岁 曾凭《唐人街》获奥斯卡
戏剧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去世,他的代表作《浮士德》在南京开启世界首演
戏剧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去世,多部代表作今年重返中国巡演
又一位家喻户晓的功夫大师去世,中国功夫片陷入后继无人的窘境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97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943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44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77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95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503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507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750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70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