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映初心,丝路谱新章——甘肃省歌舞剧院张沛院长向中国红刊传媒黄光宇先生赠画纪实
红刊杂志社编辑部电(孙业腾)在中华文明的浩瀚星河中,敦煌艺术与红色基因如同双璧交辉,见证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精神传承。2025年7月31日,在兰州城关这片浸润着黄河文明与丝路遗韵的土地上,甘肃省歌舞剧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张沛将一幅以敦煌壁画为灵感的艺术佳作赠予中国红刊传媒创始人黄光宇先生,以丹青为媒,开启了两地文化机构深度合作的新篇章。
文化使者的时空对话
张沛院长作为中国舞剧界的领军人物,深耕敦煌艺术四十余载,执导的《丝路花雨》《乐舞敦煌》等经典剧目,以“活的壁画”之姿享誉全球,足迹遍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标志性符号。此次赠画,他特别选取敦煌壁画中“水月观音”的意象,以工笔重彩技法再现盛唐气象,既承载着千年丝路的文明密码,亦暗含“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哲思。
黄光宇先生作为澳门红色文化传播的旗手,创办的《红刊》杂志以中葡双语架起文明对话桥梁,策划的“长征主题书画展”“世界文化遗产百米丝绸长卷展”等活动,将红色历史与非遗技艺融入国际视野,让澳门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他表示:“这幅画作不仅是艺术精品,更是甘肃与澳门文化交融的见证。我们将通过《红刊》的国际平台,让敦煌之美与红色精神在葡语国家绽放光彩。”
艺术传承的双向奔赴
甘肃省歌舞剧院与中国红刊传媒的合作渊源已久。2023年,双方携手在澳门百老汇剧场呈现舞剧《丝路花雨》,当“千手观音”的金色佛光映亮舞台,澳门观众在震撼中感受到敦煌艺术的永恒魅力。此次赠画,正是延续这一文化共鸣,以静态的丹青呼应动态的舞韵,构建起“壁画—舞剧—传媒”的立体传播矩阵。
张沛院长强调:“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交流。敦煌文化的飞天意象与红色文化的星火精神,本质上都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情诠释。我们期待通过与红刊传媒的合作,让‘一带一路’的文化基因在当代焕发新生。”
文明互鉴的时代新篇
兰州城关,这座因黄河穿城而兴的文化名城,正以“黄河之滨也很美”的文化实践,将非遗剪纸、泥塑等传统技艺与数字科技深度融合。此次赠画仪式选址于此,既呼应了甘肃“以文化人”的地域特色,亦暗含“守正创新”的时代命题,延续了《丝路花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又注入了“爱国爱澳、文化润心”的红色基因。
黄光宇表示,下一步将依托澳门“中葡平台”优势,在葡萄牙、巴西等国家举办“敦煌艺术与红色文化联展”,让甘肃的文化名片与澳门的国际窗口形成合力。
一幅丹青,连接的是河西走廊的驼铃与濠江两岸的潮声;一场赠礼,开启的是千年文明的对话与未来发展的想象。当敦煌壁画的线条与红色刊物的文字在数字时代交织,当丝路花雨的舞姿与葡语世界的掌声在云端共鸣,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两地文化机构的携手共进,更是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浪潮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从容姿态。这一笔丹青,终将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见证着文化自信如何铸就民族复兴的精神丰碑。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知名作家陈晓斌也向黄光宇赠送了《信仰:新安旅行团1938》书籍作品。
编审:刘鑫闻 王正义
责任编辑:孙业腾 赵道远
版权声明:本作品著作权归红刊杂志社独家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
文章来源:红刊杂志社
相关知识
海南东方大剧院上演甘肃歌舞剧院舞剧《丝路花雨》
东西问 | 彭凯平:纪念黄光国先生
瞭望 | 《丝路花雨》 再播花雨 启迪思路
广东歌舞剧院院长熊健:为广州建设“国际演艺之都”添砖加瓦
清明节“云剧场”,黑龙江省歌舞剧院《国乐风华》带您感受民乐风采
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领航岭南戏曲文化谱华章
戏曲油画佳作齐聚一堂,国家大剧院展出“戏韵丹青”
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将常态化演出44场
“天涯共此时”中秋音乐会在悉尼尽展丝路情韵
水墨丹青绘出丝路大美!丝路画语·于文江中国画展在渝揭幕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94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937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437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7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92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501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504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746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66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