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听幽谷深处的回响,无锡邹氏文史考索

《律通幽谷集——无锡邹氏文史考索》,邹 亮 著,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多年前,看邹亮的《邹氏天台支源流考》一文,惊讶于他对家族史的考据与研究竟如此精深、专业。如今收到《律通幽谷集——无锡邹氏文史考索》这部大作,才明白这位现当代文学专业出身的知名出版人对邹氏家族的发微并非一时之兴,而是在常人看来艰涩、枯燥的领域一往情深。这么多年来让邹亮一直倾注心血亦陶醉其中的究竟是怎样一个“律通幽谷”的精神世界呢?答案就在书中。

《律通幽谷集》是一部以无锡邹氏家族为研究主体的文史考据作品。自唐宋以来,无锡邹氏科甲鼎盛、簪缨不绝、代有名人,如邹实、邹浩、邹柄、邹迪光、邹一桂等,可谓江南世家大族的代表。作者对史料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与考辨,通过家乘、地方志、石刻文字、出土实物等一手文献,又兼踏破铁鞋的实地寻访体验,从祖坟地、祖居地、前六世名讳等关键问题入手,钩沉出邹氏家族历代先祖的生平事迹与迁徙脉络,还原了家族成员的仕宦轨迹、文化贡献与社会网络。不仅为家族史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范本,更以微观视角折射出中国传统家族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命运与张力。

以史证史、以物证史的考据功夫,彰显了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书中文字平实干净,丝毫没有佶屈聱牙的学究气,也合“律通幽谷”的意境。实证的严谨性与叙事的文学性并行不悖,以诗意的笔触赋予历史以温度。更见功力的是,作者甄别、考释、去伪存真,厘清误读的细节,揭开历史疑案,勾稽出许多此前未经发覆的家族文献。如宋代邹氏父子碑刻书法与黄庭坚的交游关系、常熟翁同龢翁氏与无锡邹氏原系一脉等等。书名既暗含“循律而探幽”的学术姿态,又指向一种穿透历史迷雾、抵达文化深层的治学精神。作者可谓是一个地方家族史故纸堆中的福尔摩斯,在历史幽谷中探寻文明的根系。

那么这位家族史福尔摩斯的“调查艺术”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考据癖”吗?慎终追远,所追寻到的岂止是诗礼簪缨的家世门第,而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赓续。作者并未将家族史局限于人物生平罗列,他通过“文史互证”揭示邹氏家族与地方社会、国家政策的互动关系。《天台守邹柄先生考略》一文,在“靖康耻,犹未雪”的两宋之际,出守天台的邹氏先祖,作风刚鲠,注重节操,张扬民族气节,义无反顾地支持李纲抗金,屡遭攀附权奸的谄媚之徒的诬栽。以至于这位官至南宋台州知府的邹柄去世时,左丞相赵鼎上奏说:柄贫甚,无以归葬。《常熟洞泾桥邹氏家族碑刻系列考述》一文,作者从十块碑文的整理中清晰地串起了家族七代人的奋斗史。特别从道光至光绪的30多年间,正是清代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之际,邹氏家族却在乱世中持之以恒、接续努力,建义田、义庄,修家祠,赡族众,振兴宗族的血缘圈。最后一篇《宋代邹氏先祖诗训及后代的精神传承》,更是揭示出历代邹氏先辈通过“心系黎民”“夫富贵不足保,而诗书忠厚之泽可及于无穷”的家训家风,形成可持续的美德体系,薪火相传。由古入今,值得一读的还有本书附录中作者回忆其爷爷、奶奶和父亲的三篇文章,娓娓道来,清新朴茂,感人至深,是一个现代家庭对古老邹氏家族鲜活的情感回应。

作者在故纸堆中的点点滴滴、孜孜矻矻是伴随着充沛家国情怀的,从而形成了家国同构的视角与内在叙事。11篇文章连同附录,环环相扣、生生不息,透过邹氏家族千百年来对儒家伦理的践行、对地方权力的参与,再到诗训家风的传承,个体生命的记忆使家族史研究超越了血缘叙事,成为观察传统社会运行机制的门径,也为中国人从血脉到文明找到了一条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人文坐标轴。

家国几度春秋?幽谷深处回响。

相关知识

小邹氏自食恶果,凭一己之力断了整个邹家的富贵
小沈氏真的是一点都不懂的感恩,一口一个小邹氏嫂嫂……
无锡历代名家书画精品展启幕 作品时间跨度近千年
明兰为了救张大娘子,对小邹氏拔剑相向
小邹氏何德何能竟先于祖母荣获诰命?赵丽颖、曹翠芬主演的好剧不容错过
知否知否全集解说,张桂芬难产在即,明兰拔剑挟持小邹氏
如果将伯邑考视为嘉贵妃心中的白月光——玉氏王爷…
“云林文脉——书画艺术中的无锡特展”开幕
解氏兄弟为什么可以超越孙立位列天罡?其实答案就在他们的绰号里
“微雕大师”邹本卫:匠心技艺心手相传

网址: 静听幽谷深处的回响,无锡邹氏文史考索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50244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