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庄子》: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一个字

庄子的人生智慧,穿越千年影响着你我后辈,每次仔细品读《庄子》时,都会产生新的想法新的感悟。

我认为在庄子的处世哲学里,保护自己的有效方式,其实就在于一个字——藏。

接下来便谈谈我的理解,才疏学浅仅是分享而已。

1.藏语言:言多必失。

《庄子》中有句话:“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

意思就是说,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不会轻易说话,而喜欢说话的人往往缺乏真正的智慧,因此圣人推行不言而教的教育方式。

对于大部分学科来说,一个人越是深入学习,越会发现可学的东西越来越多,自己掌握的知识,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

一个人越有智慧,越会变得谦虚谨慎起来,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见识理解都是有限的,只适用于一定的特殊范围,而不可能适用于所有情况。

因此他们不会轻易说话,知道自己说得越多,越容易“触发”不符合事实的情况,甚至还会暴露自己无知的那面。

这其实就是“藏拙”,因为就算是一个人再有知识,也难免会有自己“拙”的地方,谁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然而那些喜欢说话的人,通常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表达自己认知范围内的观点。他们往往容易忽视别人的世界,既然大家看到的经历的都不一样,又怎么可能具备相同的知识体系,拥有共同的认知和观点呢?

智者不会把话说得那么清楚明白、说得那么死,而是会给每个人留下自己想象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既可以给他们自己留条后路,同时也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大家各自的学习和成长。

学会藏住自己的语言,不暴露自己、不给自己惹事,避免祸从口出,是为人处世的必修课。

2.藏本事:潜龙勿用。

《庄子》中有句话:“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意思就是说,山上的树木因为材质可用而招来采伐;油脂因为可以燃烧而遭到煎熬。桂树因为可以食用而遭到砍伐;漆树因为汁液可用于制作漆器而被割取。

万事万物都是因为自己有用,可惜却又没能力保护自己,所以才会被人类“盯上”,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有用虽然值得炫耀,不过又何尝不是一种祸根,尤其是当弱小面对强大的时候,有用就会为别人所用,白白牺牲糟践了自己。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锋芒毕露并非好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打压和排挤,就有为了争夺利益而不择手段。

如果你的存在有损别人的利益,那么就会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给自己带来危险和祸患。

学会藏住自己的本事,尤其是在外界环境不安全时,更不要让别人感受到你带来的危机感,进而产生把你给扼杀在摇篮里的想法。

记住“潜龙勿用”的智慧,“天时”还未到时,自己就不能轻易“出海”。此时要做的是继续积累,实力越强大越好。

韬光养晦,更加不要随便展示自己的底牌,当别人对你放松警惕,甚至不把你当成一回事的时候,才会有利于你实现逆袭。

3.藏情绪:喜怒不形于色。

庄子讲过一个故事:南荣趎曾经向老子诉苦,说自己经常因为外界纷扰而内心烦躁。

对此老子给出解决方案:“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

意思就是说,端正你的形体,集中你的视线,天然之和气就会到来。

南荣趎听到以后,开始修炼自己的内心,最后终于摆脱了情绪的困扰。

首先我们要树立信心,相信人是可以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不必把情绪当成洪水猛兽一样,要允许情绪的存在,并且自己有能力把不良情绪转变为积极情绪。

然后我们要学会情绪管理,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绪操控。当你能够做到管好自己的情绪时,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强者。

而强者从不喜怒形于色,他们早就把情绪拿捏得死死的,只有在积极向上的情绪下,自己做事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做什么事都难以成功。

如果把悲伤快乐全都写在脸上,就会被敌人轻松拿捏,结果只会败得很惨。

只有藏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结语

想要保护好自己,就要牢记“藏”的智慧:藏语言、藏本事、藏情绪。

尤其是现在很多人的戾气相当严重,自己不经意间就可能会冒犯到他们,这时更要注意藏好自己,不要轻易招惹他们。

藏好自己,方能平安,日子才能过得踏实。等到时机成熟以后,再去行动也为时不晚。

相关知识

领悟《庄子》: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一个字
庄子:五个成语,五句话,领悟生命的真谛
燕子京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在背后默默地保护端午
庄子:藏好自己
主打的就是一个字,快
保护她甚至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这样的追求方式也太用心了吧
善待自己的方式就是舍得
人活一世,就是一种领悟
生活,就是需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
庄子:放下心中的尺子

网址: 领悟《庄子》: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一个字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498747.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