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鑫培:是京剧谭派的创立者,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电影演员

中国电影的诞生与京剧紧密相连,而这一切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05年。在那个年代,电影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还处于雏形阶段,中国的第一部电影竟然是基于京剧《定军山》拍摄而成的。由此,传统的戏曲艺术与新兴的电影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电影特有的文化印记。

这部名为《定军山》的电影,是在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无声黑白片,时长约30分钟。电影改编自京剧《定军山》中的一段情节,主演则是京剧大师谭鑫培。拍摄过程中,由于缺乏现成的拍摄经验,谭鑫培依靠自己深厚的舞台功底与对表演艺术的深刻理解,在镜头前展现了京剧中的精华片段,极具感染力。尽管电影由于技术的局限,画面略显粗糙且缺乏声音,但他卓越的表演技巧和对京剧艺术的传神再现,使得这部电影在观众中引起了巨大反响,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并为谭鑫培赢得了“首位涉足影坛的京剧演员”的殊荣。

谭鑫培,原名金福,生于1847年,湖北武昌人,出身于京剧世家。由于父亲谭志道为人所知,他从小便耳濡目染,逐渐深受京剧艺术的熏陶。年仅10岁时,谭鑫培便随父亲前往北京,11岁加入了“小金奎”科班,最初学的是丑行,后来改学武生和文武老生。他的学习过程十分艰苦,但也为他后来的艺术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3岁时,他正式加入了“三庆班”,并在其中演出了诸多经典京剧剧目,如《神州擂》《三岔口》《白水滩》等,逐渐成名。

谭鑫培不仅在技术上不断精进,而且在艺术创新方面也不遗余力。他向程长庚、杨隆寿等京剧名家请教,博采众家之长,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尤其是与老生孙春恒的师徒关系,令他在唱腔上产生了质的飞跃,逐渐发展出清灵低柔的老生新腔,并为京剧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谭鑫培的技艺和创新,使他成为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的创立者——谭派的奠基人。

除了在京剧上的成就,谭鑫培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他的艺术生涯中,曾多次提携后辈,特别是梅兰芳。梅兰芳19岁时,便与65岁的谭鑫培合作演出了《桑园寄子》等经典剧目,后者不仅对梅兰芳的成长提供了指导,也为梅兰芳后来的成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曾直言:“没有谭鑫培,就没有梅兰芳。”

在京剧艺术上,谭鑫培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徽调、汉调皮黄腔等传统腔调,而且通过长期的舞台实践,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他的唱腔圆润婉转,表演细腻生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这些成就也让他在京剧界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他去世后,许多演员效仿过他的艺术风格,但没有人能够超越他在京剧表演上的造诣。

谭鑫培的艺术造诣不仅体现在京剧舞台上,他的跨界尝试同样令人称道。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涉足影坛的演员,他为后人展示了艺术形式之间的融合与创新的无限可能。即使在技术尚不成熟的年代,谭鑫培凭借出色的表演,给电影艺术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通过他的努力,京剧艺术与电影这一新兴艺术形式得以碰撞,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艺术魅力。

然而,谭鑫培的一生并非仅有艺术成就。在个人生活方面,他深受佛教影响,晚年信奉佛教并与戒台寺建立了深厚的联系。每年夏天,他都在戒台寺住上几个月,进行修行,并且向寺庙布施。光绪年间,他被正式授予居士戒,成为了“谭居士”。他对佛教的虔诚,让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愿意将自己葬于戒台寺,期望得到佛门的庇佑。

1917年4月,谭鑫培因病卧床,经过名医周立桐的诊治,他被告知需要静养。然而,时任总统黎元洪为了迎接广东督军陆荣廷,却强迫谭鑫培演出,导致病情加重。谭鑫培精神受到了极大刺激,身体逐渐衰弱。最终,他在5月10日去世,并葬于戒台寺附近的12亩香火地,享年70岁。

谭鑫培虽然离世多年,但他的艺术成就和对京剧的贡献仍被后人铭记。他为中国电影开辟了新的可能,也为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作出了卓越贡献。正是因为他在两种艺术形式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后人才能够在他开创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相关知识

谭鑫培:是京剧谭派的创立者,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电影演员
自由体戏剧《谭鑫培1902-1908》演出,谭正岩:台上跪拜谭鑫培心潮澎湃
自由体戏剧《谭鑫培1902-1908》:独特视角展现一代宗师传奇人生
“斗胆”饰演谭鑫培,马笑:压力大到睡不好觉
谭正岩:台上一拜 心潮澎湃
京剧名家云讲堂|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孝曾(上)
从“京剧三余”探讨京剧的守正创新
论京剧流派的传习模式
马笑为“伶界大王”画精神之像
中唱携手王珮瑜推出京剧有声读物,35段珍贵唱片资料上线

网址: 谭鑫培:是京剧谭派的创立者,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电影演员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49657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