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戏剧名师带徒与院校结合的新路子!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国戏进修班结业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

日前,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国戏进修班在北京圆满结业。7月13日,由中国文化报社、中国戏曲学院主办的“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国戏进修班学术研讨会”及汇报演出在京举行。

此前,河南与中国戏曲学院合作先后举办豫剧班、曲剧班、越调班。而这一次尤为不同的是,进修班学员以豫剧名家李树建弟子为核心,他们大多来自基层院团、民营院团和新文艺群体,长期扎根基层、活跃民间、服务人民,是与老百姓最亲近的一支文艺队伍。通过一个月的线下集训以及研讨会和汇报演出,构建起了“理论+实践”,“专业+思政”,“课堂+舞台”的立体化培养模式,开创了全国戏剧界名师带徒与院校结合的新路子。

研讨会上,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说,几十年来,李树建先生一心干事而且干成了很多大事,他总是“不断折腾,不断探索”,尤其是在豫剧事业的发展和豫剧人才的培养上,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而此次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与中国戏曲学院合作举办的进修班,则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又闯出了一条新路。

谈及此次进修班的意义,河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蒋愈红认为,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与中国戏曲学院开展战略合作,实现了国家级戏曲教育资源与地方戏曲人才培养需求之间的精准对接,弥补了地方剧种长期以来“重技轻文”的人才培养局限,为地方剧种破解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短缺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具有开创性、示范性和引领性。

“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此次中国戏曲学院与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联合办班,面向基层院团、民营剧团、新文艺群体和流派传人成建制招生,尚属首次,意义重大。”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认为,这是一次双向奔赴、共建共享的生动案例。中国戏曲学院与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实现校地协同、产教融合,让基层演员有机会走进“国家队”,同时让“国家队”资源直达基层,促进了“民间沃土”与“艺术殿堂”的相互成就,为豫剧在新时代焕发新声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赓续华说,演员们常说要“闯市场”,要多见世面,而这个进修班正是提升自我、开阔眼界的好机会。只有见得多了、思考得多了、本事强了,才会有真正的自信。而这个进修班的举办,恰恰增强了弟子们的文化自信。

北京京剧院原院长刘侗认为,一个剧种在当代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才,进修班成员大多来自基层,李树建以他在创作方面积累的深厚经验和宝贵成果,影响并激发豫剧表演人才在艺术上的精进与开拓,只有当他们规范、全面、深入地掌握了艺术的表演体系,才能作为传播者准确地传达艺术的本真与精髓,将其真正传递给观众,并代代相传。

据悉,进修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系统性全方位教学方式,教学团队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主任姚志强领衔的学院派名师为主,李树建本人及多位国内资深艺术家、学者亲自授课。在课程设计上,更是匠心独运,既有唱念做打的精研锤炼,更增设戏曲传播学、新媒体运营等前沿内容,旨在全方位提升学员适应新时代的综合能力。

在为期一个月的线下教学中,二十多位名师名家授课,手把手传艺,学员们累计完成了二百多课时的各类专业课程学习,观摩研讨十多场,人均撰写学习日志两万余字,收获颇丰,取得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会上,李树建回顾了40年前在中国戏曲学院勤工俭学的时光,并勉励弟子们努力创作出彩作品,为中国戏曲事业增光添彩。最后,本次表演进修班学员代表和恩师李树建一起,现场演唱了豫剧经典唱段《大登殿》,将此次活动推向高潮。

相关知识

“豫剧人李树建”开启河南本土沉浸式驻场演出
河南大厦开启豫剧驻场演出,名家李树建希望推动“豫剧脱胎换骨”
黄河水院留学生拜师豫剧表演大师李树建
传统戏曲结合现代歌曲如何创作?《出彩河南》戏歌创作研讨会在郑举行
理论·学术|中原文化与河南戏曲
“梅花”演员“师带徒” 2023年福建戏曲表演艺术名师工作坊结业
名师带徒 薪火相传
不是在演戏而是在演人生!豫剧大家李树建专场在广州一票难求
曾登百老汇舞台,豫剧名家李树建携名作《程婴救孤》亮相羊城
豫剧与“喷空”相融合 河南积极探索传统艺术打开新方式

网址: 开创戏剧名师带徒与院校结合的新路子!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国戏进修班结业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49644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