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看!孙悟空身上有“纳凉神器”?
读《西游记》的时候,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是“身穿金甲胄,头戴紫金冠,足踏藕丝步云履”。这其中的“藕丝步云履”是他在东海龙宫“借”宝时,北海龙王敖顺赠送的。神话归神话,现实中藕丝应该不能加工制作成纺织品吧……等等,未必!
文献中的秘密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藕丝布”是一种仅见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季纺织品。它的制作技艺早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里,它的实物则因为本身是植物难以保存而难觅其踪。
据《天工开物·乃服篇》记载:“莲藕茎丝,采之可绩为布”。古代行文,莲、藕、荷是可以互用的。因此,上文的意思大致就是,莲藕的茎部纤维,收集起来可以织成布。《天工开物》初版刊刻于明朝崇祯年间,由此推断,至迟在明末我国人民已经熟练掌握了“藕丝布”的织造技艺。
其实,早在唐宋时期,“藕丝”纺织品就已经大量出现在文人墨客们的诗词里了。比如: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唐]李贺《天上谣》
藕丝衫子柳花裙,空著沈香慢火熏。——[唐]元稹《白衣裳二首》
我们不难发现,“藕丝布”大致应该是一种很细腻、轻薄、透的纺织品。
南宋陆游《听琴》有云:“疏帘曲槛苹风凉,细腰美人藕丝裳。”其描写了夏天在疏帘垂下的曲槛边,一位穿着藕丝裙的纤腰美人。陆游最大的官职不过就是四品宝章阁待制,由此亦不难看出宋朝的“藕丝布”可能已经不再是什么奢侈的纺织品了。
古老的技艺
难道藕丝纺织品只存在于尘封的文献中了吗?不。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纺织院校逐步复原了传统的藕丝(荷纤维)织布技艺。原来,古人笔下“藕丝裙”“藕丝衫子”等纺织品所用的“藕丝”并非“藕断丝连”里说的藕丝,而是指从荷叶茎部带状螺旋状导管及管胞的次生壁抽长而成的植物纤维,它也被称之为荷纤维或莲纤维。
制作荷纤维的第一步便是收集直径在3-5厘米的成熟荷叶茎杆。而不同的制取方式各有优缺点:
湿态人工抽取:制取的荷纤维柔软细长,洁白飘逸,类似于蚕丝;
干态机械加工法:制成的荷纤维则呈现棕白色,纤维较硬;
微生物加工法:也叫“水沤法”,将荷叶茎杆浸泡在水中,利用微生物分解其内部的横向连接物质。
在尚未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情况下,主要采用的是湿态人工抽取的方式。一般来说,新鲜的荷叶茎要在一天之内完成抽丝则品质更为优良。
1、用一个特制的小而锋利的铁片将荷叶茎的尾部切开;
2、用一个旋转加拉扯的动作,一根长长的荷纤维便出现在了工匠们的手中;
3、用米汤对抽取的荷纤维进行浸泡,以增加其柔韧性;
4、将荷纤维手搓成短线,再连接成长线;
5、冲洗、晾晒、纺锤等。
凉爽的奥秘
荷纤维是由多根单丝纤维缔合成的扁平状复丝纤维。它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表面纵向光滑,略有横纹;截面近似圆形,有中腔和孔洞。
一件纺织品穿着、使用是否凉快与其本身的吸湿性密切相关。
吸湿性好的纺织品能够及时吸收并蒸发汗液,从而带走皮肤表面的热量,使人感到凉爽。而在实验室标准状态下,荷纤维的吸湿回潮率为10.34%,放湿回潮率为12.62%,综合来看其具有较好的吸、放湿性能。
其中空结构与吸湿透气性相辅相成,也使其水分蒸发速度非常快,干燥时间比棉短很多。
优异的性能
荷纤维不仅具有卓越的吸湿、导湿、透气、快干性能,带来极致干爽舒适感,还具有强大的天然抗菌、防霉、防紫外线能力,亲肤低敏,接触凉感明显,柔软顺滑中带有独特的挺括感,且纯天然、完全可生物降解。
这些特性使荷纤维在高端时装(尤其夏季服饰、围巾)、环保家居纺织品(床品、窗帘)、特色纪念品、创新医疗纺织品(敷料、绷带)以及追求极致天然和功能性体验的领域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潜力。
作者:程醉 《中国纤检》杂志编辑,2016年、2018年北京市科协“和院士一起做科普”科普创客大赛三等奖获得者
审核:孟进 中国纱线网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责编:邢郑、张雯)本文分享自人民网科普频道,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相关知识
注意看!孙悟空身上有“纳凉神器”?
她身上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
正观漫读丨多靠近身上有烟火气的人
她身上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
身上有股劲学不来,我称之为感觉
辛芷蕾说自己身上有很重的“姐感”…
好美丽她身上有一种成熟的温柔感
局长杀人灭口,不料警察身上有摄像头,全直播出去了
男主很是担心她,只因她身上有血珠
田曦薇身上有一种自信 别人是学不来的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61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866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402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49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61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79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73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698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43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