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锦添执导,上海“杜丽娘”与伦敦“朱丽叶”相遇

“你的兰花指好美!”在伦敦的工作室,英国话剧演员蒂安·乔杜里这样对90后青年昆曲家张冉感叹。被问及这个动作的意义,张冉解释,这是中国传统昆曲的规范,也是戏曲塑造人物的基本语言。7月11日,在泰晤士河南岸、毗邻伦敦塔桥的莎士比亚环球剧场Underglobe展厅,一场由知名视觉艺术家叶锦添担任导演、名为《简爱》的演出将在此上演。上海昆曲演员张冉和北方昆曲剧院的张贝勒将与英国话剧演员、舞者同台演绎汤显祖《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传奇。在这台充满新意的舞台表演中,中西文化将再一次完成热烈的碰撞。

出发伦敦,张冉带着两个装得满满当当的32寸行李箱,其中一个放满了她表演所需要的物品。“除了杜丽娘的戏服,还有片子、大头、头饰还有扇子、柳枝等道具,尽可能完整地展现昆曲之美。”她透露,本次演出囊括了《游园惊梦》、《罗密欧与朱丽叶》片段以及舞蹈,擅长舞台美术的叶锦添用光影搭建起一座戏剧乐园,观众将在三种表演形式中,感受不同国度对于爱情的理解与展现,并借由永恒的情感找到彼此的共通之处。就像导演手记中所写,“我们感受到对方与自己一同经历喜怒哀乐,分享着爱与悲哀、恐惧,甚至是怜悯。爱情是如此激烈,又如此疯狂,它深埋于我们最脆弱的想象之中,却又总在现实中渴望浮现,让我们静静地感受到彼此心中那相通的共鸣。”

第一天在工作室见到张冉,叶锦添给她看了一张梅兰芳在《游园惊梦》中的剧照,“古典、含蓄、优雅,导演希望在作品中尽可能展现出杜丽娘的美丽,不仅仅是外表,更是她内心的情感。”张冉对记者说。本周一抵达伦敦后,她每天的排练时间都在5小时以上。因为全新的舞台视觉效果,张冉与张贝勒的演出也进行了改动。“惊梦”中,原本花神表演的段落由二人在纱幕后完成,“在写意园林的背景后,我增添了水袖、戏曲走位等动作,整段表演相当具有氛围感。”

在舞台上,中英两对演员同台又分开,交错又会合,观众将从《牡丹亭》里的沉默花园穿梭到《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欧洲城堡。两段剧情形成奇妙的互文,相爱的人奔赴彼此却又遗憾地分别。排练中,叶锦添向演员们不断强调“关系”,柳梦梅与杜丽娘、罗密欧与朱丽叶、还有两对爱侣之间的关系。一对象征着男女主角灵魂的舞者将作为衔接,穿插其中。

虽然是再熟悉不过的剧目,但因为有国外演员的加盟而显得有一些“陌生”。“一开始在工作室排练,我和国外演员一时不知道如何互动。”张冉透露,导演在剧中为“杜丽娘”与“朱丽叶”安排了一段近一分钟的戏份,“没有肢体动作,全靠眼神表演。”起初,叶锦添并没有给演员讲戏,而是鼓励他们寻找感觉。作为专业的戏曲演员,张冉一开始并不习惯长时间、直接的眼神接触,在多次磨合后,她逐渐明白了导演的用意,“你们之间从陌生、观察到了解,都在这50秒里。”这是两国演员之间的逐步熟悉,也象征着两种文化的互相靠近。

“你表演昆曲的美令人感动。”某一天排练结束,叶锦添对张冉说。此次《简爱》的排练也让有过多次海外演出经验的张冉有了新的体会。“戏曲有着很强的包容性,当与戏剧、舞蹈、当代舞美结合在一起,并不显突兀。当代戏曲人应该有自信与勇气,拥抱更多变化与可能。”

演出落幕,演员们将披上现代的白斗篷一同坐在舞台上,时间落至2075年。在叶锦添看来,如今的人们仰赖零碎的光影和杂乱的思绪,不断填满感官与知识,却“相见无故人”,难以再培养出长久不变的感情。所谓“现代”,似乎就是一点一滴地抹去人类潜意识中曾经共有的情感印记。在《简爱》中,他想做的正是找到能长久停驻内心、永不放弃的美。

相关知识

叶锦添执导,上海“杜丽娘”与伦敦“朱丽叶”相遇
东西问丨叶锦添:如何在国际舞台展现“东方之美”?
叶锦添与读者相聚聊新书,探讨他对传统文化的解构与再生
视觉艺术大师叶锦添出版首部自传性摄影随笔集
叶锦添:摄影要揭示被拍摄者的内在特质
单雯谈《牡丹亭》:我们着迷于杜丽娘,是因为从她身上看到了自己
新一代观众邂逅属于他们的“杜丽娘与柳梦梅”
当你一直是真实的,创作也会源源不断|叶锦添新书对谈回顾
叶锦添 x 贾樟柯 x 安娜伊思·马田:《凝望》新书分享会
和 于和伟 的蜡像同框~叶文洁与史强再次相遇…

网址: 叶锦添执导,上海“杜丽娘”与伦敦“朱丽叶”相遇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49444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