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搬家记:穷人的穷,是真的穷,富人的穷,扫扫地缝还能吃3年

鲁迅,这位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星,犹如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了无数莘莘学子的求知之路,同时他也是一位深得人民敬仰的无产阶级战士。弃医从文,鲁迅通过自己那锐利的笔触,唤醒了人民的觉悟,创作了大量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狂人日记》、《朝花夕拾》等,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之作。

从鲁迅笔下的角色来看,许多都是生活贫困、身世平凡的普通人物。正因如此,有些人在读完鲁迅的作品后,会误以为鲁迅本人的生活同样悲惨,食不果腹,充满困境。而特别是他那常年不变的长衫,似乎也为这一说法提供了佐证。但如果你曾有过这样的想法,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鲁迅先生不仅并不贫穷,而且可能是当时文人中最为富有的一类。

这一点,从他频繁搬家的事情就可以得到印证。鲁迅,原名周树人,出生于光绪年间的浙江绍兴。他的祖先为北宋时期的名诗人周敦颐,吟咏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千古名句。而他的祖父周福清,则是曾中举,仕途顺利,最终官至内阁中书。正因为身世显赫,按理说鲁迅也应按照传统的路线,考取功名,成就一番事业。可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在鲁迅13岁那年,家中发生了巨大的变故,原本富贵显赫的家庭从此一蹶不振,变成了囚犯之家。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周福清,鲁迅的祖父,是一位极具才华的读书人,官职上也一路晋升,最终得到内阁中书的位置。但周福清的性格直率,言辞犀利,这让他与一些权贵产生了矛盾,仕途因此起伏不定。经过多次的跌宕起伏后,他终于获得了一个较为稳定的职位,成为内阁中书,按理说他的仕途也应该有所保障。然而,命运再次对他开了个玩笑,不久后,他的母亲突然去世,按照当时的丧葬规定,周福清必须守孝三年,这意味着他无法再继续担任官职,甚至可能失去自己的职位。

面临这种局面,周福清心急如焚,毕竟自己年事已高,后继无人。虽然自己的儿子周伯宜没有考取功名,但他心中仍有一线希望——通过走关系,借助曾是自己故友的考官殷如璋,或许能让儿子得个官职,确保家族有后。这番深思熟虑之后,周福清决定采取一些手段,于是他派心腹去殷如璋那里送了些贿赂,希望能通过考官的“放水”,让儿子周伯宜取得些许仕途。然而,好事难成,送礼的心腹等了很久都没有得到回应,甚至一怒之下在考官家门口大声嚷嚷,声称考官收了钱却没有履行承诺。结果,事情很快曝光,官府为了安抚大众的情绪,开始调查此事,最终周福清被革职,入狱待审,命运几乎到了绝境。

周福清这一波巨变使得原本安稳的家族顿时陷入了深渊,祖宅也因无法支撑巨大的家庭开销而不得不出售。而对于年幼的鲁迅来说,家中的困境几乎成为他童年生活的一部分。为了应付频繁搬家的费用,鲁迅不得不将家中的一些稀世珍宝低价出售。家中原本有徐渭、赵之谦等名人的字画,这些价值连城的艺术品,鲁迅却只能以低廉的价格换取些微的生活费。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曾提到,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变故曾深深影响了他。每天清晨,那个年轻的鲁迅都会带着家中珍贵的字画,带到当铺去交换生活必需品。即使身处困境,他所拥有的资产依旧是相当可观的,这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真实写照。

尽管周家的日子一度困难重重,但凭借家族底蕴,最终鲁迅家族还是得以出售祖宅。这块位于绍兴中心的祖宅,面积广阔,内部装潢精美,但由于家族成员纷争,最终不得不出售。经过长期的商议,这座祖宅以15000大洋的价格售出。即使在那个时代,这笔钱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因此,尽管鲁迅的家族曾经陷入困境,但依然保留了不小的资产,这让鲁迅深刻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彻底贫困、无依无靠。正如人们所说:“穷人的穷,是切肤之痛,富人的穷,却往往是“扫扫地缝还能吃三年”。

这一切都提醒着我们,无论多么困顿,财富与身份的底蕴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抹去。因此,唯有通过不断努力、奋斗,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正如鲁迅所言,“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相关知识

俗话说“穷不碰三艺,富不亲三人”,穷人富人,做人都要警惕!
为什么说“穷不搬家,富不迁坟,生意不好改大门”?
俗语“穷人越拜佛越穷,富人越烧香越富”,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富人不愿意拉穷亲戚一把?看看王宝强在农村的事情就知道了
耐穷不等于吃苦
这货是真能吃,那时候的人也是穷怕了。放到今天看那会儿真不容易
生活中,越“穷”的人,越在3个方面大方,别再伪装了
大年初六送穷神,穷神是什么来头?怎么送穷神?
大S真的是“穷”死的
原来穷人和富人的差距,就在于一个手吊牌啊,太损了

网址: 鲁迅搬家记:穷人的穷,是真的穷,富人的穷,扫扫地缝还能吃3年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49394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