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端午认知可能有误!“湖北省科普大使”揭秘端午草木世界
极目新闻通讯员 李亚茹 刘一儒
活动现场
古人以草木为媒介,于顺应天时的仪式里构建起独特的自然对话体系。5月24日下午,湖北省科普大使、《武汉植物笔记》作者刘从康做客武汉“名家论坛”,围绕《端阳草木深:五月初五的植物世界》,结合古籍与植物学知识,为观众揭开端午习俗中草木世界的神秘面纱,带领听众探寻艾草、菖蒲之外的深邃植物世界。
端午节的植物习俗,凝聚着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刘从康凭借《礼记・月令》《史记・孟尝君列传》等古籍记载,剖析端午“恶月”观念的成因。古人视五月为“阴阳争,死生分”的特殊时期,而古人应对“恶月”的良策,关键在于对草木的运用。从秦汉时期“蓄兰沐浴”,到魏晋南北朝“采艾悬门祛毒”,再到唐宋粽子等节物风行,端午节的植物习俗不断充实与演进,彰显古人的睿智及对自然的领悟。
艾叶+菖蒲=端午植物“姐妹花”
香蒲(刘从康绘)
刘从康阐述,从南北朝时期至今,人们于端午将艾草和菖蒲悬挂门楣随风轻摇,借以期驱邪避疫。艾草是菊科蒿属植物,包括艾、五月艾等种类,叶片背面密被白色绒毛,揉搓后香气浓烈,有驱虫、抗菌之效。菖蒲叶片狭长如剑,被视为驱邪的利器,也叫蒲剑,属于菖蒲科菖蒲属植物。而易与菖蒲混淆的香蒲,名字虽含“蒲”字,但叶子光滑,果穗像“香肠”,是香蒲科香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兰草≠兰花!古人沐浴用的香草究竟是什么?
活动现场
据刘从康介绍,古籍中的“兰”多指菊科泽兰属佩兰,而非如今常见的兰科兰花。例如,《郑风·溱洧》“方秉蕳兮”、《离骚》“纫秋兰以为佩”中的“兰”,均为香草,即现今的菊科泽兰属植物佩兰。佩兰是多年生草本,茎直立,绿色或红紫色,高达1米以上,分枝稀少,茎枝着生稀疏短柔毛。其茎叶散发香气,古人常佩戴于身,用于煮水沐浴,全草亦可入药,自古广泛人工栽培。古人对“兰”的认知并无歧义,直至宋朝,部分今之兰科兰属地生兰花才被冠以“兰”名。
端午“主角”葵花是哪种葵?蜀葵≠冬葵
冬葵(刘从康绘)
“梅子黄时端午又,葵花红处故园非。”刘从康指出,端午节诗词中提到的葵花(锦葵科蜀葵属)多指蜀葵,以其艳丽花朵为端午增色。而冬葵(锦葵科锦葵属)与饮食文化紧密相关,曾是“百菜之主”。冬葵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重要的蔬菜。
互动环节中,有读者提问:“武汉有哪些珍稀植物?”刘从康坦言,武汉本土珍稀植物种类较少,但他强调:“保护生态与植物不应仅以稀缺性为衡量标准。无论常见或罕见,每一株草木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尊重自然、爱护环境才是根本。”(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相关知识
科普日历|端午大放「粽」,答对一半算你赢
世界以痛吻端午,端午报这世界一拳两拳三拳四拳五拳
可能张晋然永远无法体会端午的境遇
燕子京和端午终于修成正果,平行世界的燕子京和端午,你们就这样幸福下去好嘛
听文物讲故事·端午|古代名画带你解锁端午“斗草”
端午开始算计,小燕啊你以为抢了声音,端午就不行吗
听文物讲故事·端午丨古代名画带你解锁端午“斗草”
2023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将于21日开幕
燕子京你故意让端午吃醋呢吧,端午和燕子京针锋相对
燕子京你故意让端午吃醋呢吧 端午和燕子京针锋相对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24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731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70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1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18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60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50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603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06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