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部管弦乐作品在成都演奏,展现2025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音乐力量

5月23日晚,2025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优秀毕业作品(管弦乐)音乐会暨指挥系本科毕业音乐会在成都交响乐团音乐厅圆满举办。

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四位学生:范沐涵、王赫阳、曹杨尚靖、王土悠悠执棒成都交响乐团,呈现了12部优秀管弦乐作品。这12部作品,从2025届本科毕业作品中优选产生,既有对传统的致敬,也有大胆的突破,有严谨的学术探索,也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为音乐创作注入青年力量。

当晚音乐会的上半场呈现了6部作品。周茵笛创作的《姊》,是她对于中国西藏一个古老的传说故事《阿姐鼓》的想象;张子墨创作的《八月的梦游者》,灵感源自诗人北岛的同名诗歌;汪梓涵的《丝路公主》,描写汉代公主出使西域的史诗序曲;《楔子》由胡杰妮创作,呈现清晰原始的三部性结构;《我们自备火山》是吴佳谕被火山带来的强烈的孤独感吸引,试图用音乐去刻画这一情感的作品;《无垠》是罗宇捷的作品,“无垠”,非为无物,而是不可终结的存在本身。

下半场,《山海澈》的作曲是马伊然,展示了万物同频的顿悟;《轨迹》是马一桐的作品,作为铁路爱好者的他将和谐n5型内燃机车的鸣笛作为音高关系的素材,并且让轮轨模拟的撞击声以不同方式持续并贯穿全曲;《旷野的呼唤》由王芮嘉创作,由六个部分构成,意在描绘荒原中生命的潜藏、爆发与回响;石明钰的《寂燎》,灵感源自鲁迅《野草》中的《死火》,通过“冰”“火”“我”三个意象探讨希望与绝望的辩证关系;黄睿炜写的《荒诞人的梦》,选择以大提琴与乐队这一形式,通过音乐语言来诠释荒诞感;葛思吭的《蟠跃·山河》,将天津快板、青海民歌等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主题引用在作品中。

成都交响乐团自2021年全新组建以来,与国内众多知名音乐机构、行业协会以及专业院校开展合作,形成了良好的“校地共建、资源共享”的发展局面。去年,中央音乐学院就与成都交响乐团合作过“未来之星”音乐会,今年双方再度合作,联合设立音乐创作基地,并在当晚的演出前举行了授牌仪式。

对于当晚的音乐会,作曲系本科2020级全体毕业生撰写了一段真诚的文字:“成都的这场演出,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每一部作品都记录着我们成长的轨迹,也都承载着我们对音乐最赤诚的热爱……这既是一次毕业汇报,也是我们音乐人生的新起点。”

相关知识

12部管弦乐作品在成都演奏,展现2025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音乐力量
展现民乐传承,中央音乐学院师生同台奏响“清风语”
深圳交响乐团“金奖荟聚”音乐会即将上演,展现音乐新星的演奏魅力
中国作曲家吴弈霖斩获波士顿国际作曲大赛金奖!
“青春音乐力量”全国11所音乐学院联合音乐会在蓉举行
优秀青少年作曲人李卓远荣获英国国际音乐大赛作曲一等奖
以音乐搭建文化交流之桥
演奏活着吉他伴奏,感受音乐的力量
德国小提琴家魏特哈斯与成都交响乐团奏响“呐喊”
民乐之韵遇到光影之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会走进中国电影博物馆

网址: 12部管弦乐作品在成都演奏,展现2025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音乐力量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47128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