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剧《国宝辽宁》 让文物从展柜“跃”上舞台

由辽宁歌舞团(辽宁民族乐团)、辽宁省博物馆联合打造的情境剧《国宝辽宁》于18日晚在辽宁大剧院迎来首演。

该剧创新采用“博物馆奇妙夜”式时空穿梭结构,以青年逛展人墨轩与文物导引“小龙”的互动来穿针引线,通过舞蹈、器乐等多元艺术形式,让辽宁省博物馆的《万岁通天帖》《簪花仕女图》《瑞鹤图》等17件国宝级文物从展柜“跃”上舞台。

《国宝辽宁》剧照。(受访单位供图)

为了让该剧有更加年轻化的表达,主创团队设计了萌宠“小龙”这个形象,它是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红山文化玉猪龙的化身。“小龙”在剧中的设定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以导引员的身份带领观众进行古与今的对话。

主创团队表示,希望将红山文化玉猪龙打造成具有传播热度的“文物超活化IP”。通过玉猪龙的萌宠化再造,完成从文化符号到情感共鸣的升级。

《国宝辽宁》剧照。(受访单位供图)

该剧服化道设计高度还原文物原貌,舞美设计以山河长卷为设计理念,形成山水、云月、大地、长卷等丰富场景变化,灯光设计更是暗藏“文物色谱玄机”,精准还原多种中国传统色。

该剧总导演马玉丽说,剧中舞蹈的编排都是根据文物所处时代具有中国味的舞蹈语汇来进行的。“我们追求每一帧画面都能成为观众的文化记忆点。”

未来,《国宝辽宁》将开展全国巡演。马玉丽说,希望用这部剧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展示中华文明的璀璨,让更多年轻观众爱上中国传统文化。(记者赵洪南)

相关知识

情境剧《国宝辽宁》 让文物从展柜“跃”上舞台
香港故宫文博馆:用心诠释国宝文物
辽宁省博物馆:“文物+文艺”赋予国宝新生命
舞蹈《洛神赋图》以“快闪”形式亮相辽博 让国宝“活”起来
辽宁:《洛神赋图》“舞”进博物馆
品读国宝文物,北京“阅读驿站”带读者探究文物的前世今生
小说《国宝》:回顾故宫文物南迁之路,以民间立场看近代中国
文学再现故宫文物南迁史,作家祝勇耗时5年写就60万字长篇小说《国宝》
长篇小说《国宝》重现故宫文物南迁之路
影像记录歼-15首次滑跃起飞全过程

网址: 情境剧《国宝辽宁》 让文物从展柜“跃”上舞台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46897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