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诗剧《九歌》端午节回归 青年舞蹈家胡阳携“众神”齐聚

5月29日至6月2日,由青年舞蹈家胡阳担纲导演的舞蹈诗剧《九歌》将再度回归,在天桥艺术中心献上五场精彩演出。5月14日,该剧在京举办主演见面会。导演兼“山鬼”饰演者胡阳,携手“河伯”张翰、“湘君”王思龙、“湘夫人”李祎然、“司命”冯满天等一众主演亮相,与观众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

胡阳:《九歌》给了我巨大的想象空间

2024年6月,舞蹈诗剧《九歌》在京首次亮相。胡阳挖掘屈原《九歌》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将东君与云中君、山鬼与河伯、湘君与湘夫人、大司命与少司命等上古之神,构成两两对偶关系,将天、地、人、神具象为舞台画卷。《九歌》承载着楚辞的浪漫与当下的情愫,舞蹈编排现代写意,一经上演便获得好评。谈及此次《九歌》在端午节期间再度回归,胡阳表示,“一份欢喜之中夹杂着紧张情绪。”因为剧中几位主演都是当今炙手可热的舞者和音乐家,都非常忙碌,“大家能再聚在一起静下心来排练,是很难得的一件事。”

谈及导演这部剧的初衷,胡阳表示,千百年来,《九歌》给了很多画家灵感,仅其中“山鬼”的形象就有女性形象,也有男性形象,“这个题材没有给我们任何的限制和刻板的解读。”于是,胡阳就想把这个题材搬上舞台,“如何用我们的身体来表现众神?如何赋予他们的情感以现代意义?《九歌》给了我巨大的想象空间。”

对于《九歌》的创作理念,导演胡阳以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做阐释,“《九歌》的动作编排、发力方式上,还是比较传统的范式,但观念是现代的,做我们的解答、做当代化的解答、做当下的解答,用今天的语言和情感来回答今天的问题。”他以“山鬼”的创作为例,“蜷缩悬崖的孤寂姿态,既呼应了‘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的诗意,更暗喻现代都市人的精神困境。这种‘老树开新花’的智慧,才是真正的守正创新。”

张翰:希望能让我像河伯一样勇往直前

在剧中饰演河伯的张翰此前一直在外地演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两天前刚刚回京,就被胡阳喊来排练《九歌》。但在他看来,排练《九歌》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跟志同道合的人合作非常开心。“一年过去,我们几个对《九歌》的理解又不一样了,身体状态也在变化,这本身就是一场自我考验。”对于河伯这个角色,张翰有着自己的理解,“二十多分钟的表演里,河伯不是只有黄河惊涛的磅礴,他也要有涓涓细流的温柔,也要有一滴水落泛起涟漪的细腻。在我心里,河伯必须是浪漫且逍遥的神。”

提及高强度表演的挑战,张翰坦言,“如果有一天跳不动了,第一个放弃的肯定是《九歌》,因为每个托举、每次流动都在挑战体力极限。”张翰认为,《九歌》与自己以往主演的《只此青绿》《天下大足》,甚至是音乐剧《寻找李二狗》都不一样,《九歌》中有大量的托举,舞蹈动作非常危险,非常考验舞者之间配合的默契度,“危险和观赏性是成正比的,我不希望去降低难度,或者保有一丝体力,我希望在舞台上总有东西能刺激到我,能让我像河伯一样勇往直前,同时又能让我在演完之后有河伯那样逍遥自在的状态。”

冯满天:我是每一场表演都是即兴演奏

在《九歌》中饰演过“云中君”与“湘夫人”的李祎然对角色差异体悟深刻,“云中君是无性别的神,以悲悯俯瞰众生,而湘夫人是诸神中最具人性温度的存在。”饰演"湘君"的青年演员王思龙则深情诠释角色内核,"湘君与湘夫人始终隔水相望,如同宿命般的错位。就像那段经典托举,她自我眼前翩然掠过,就像我拥有过,又好像从没有过。"

中阮演奏家冯满天从音乐维度解读他饰演的“司命”,“我是每一场表演都是即兴演奏。” 他进一步阐释,自己演绎的司命并非具体的神祇形象,而是“展示了一个由司命掌控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草、虫子、树、人等所有生命都能被感知。”弹琴时,冯满天常觉得台下的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剧中的“众神”。他尤其强调观众的参与感,“你们每个人都是司命,在剧场里飘荡、旋转、沉淀,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生命的韵律。”

天桥艺术中心供图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刘忠禹

相关知识

胡阳首次执导舞蹈诗剧,《九歌》舞出瑰丽的东方神话
青年舞者胡阳首次执导舞蹈诗剧致敬传统文化 《九歌》舞出瑰丽的东方神话
即将开票 | 胡阳执导舞蹈诗剧《九歌》灵动来袭
舞蹈诗剧《九歌》天桥艺术中心首演,冯满天任特邀作曲
《九歌》舞出瑰丽的东方神话
舞蹈剧场《一刻》:青年舞蹈家华宵一挑战极限
河南省青年艺术人才扶持计划聚焦舞蹈家张萌萌 “舞者+萌”舞蹈专场精彩绽放
舞蹈诗剧《敕勒川》“唱”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舞蹈家摇篮化身为舞蹈“艺术空间”
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全新打磨提升,首次亮相北京艺术中心

网址: 舞蹈诗剧《九歌》端午节回归 青年舞蹈家胡阳携“众神”齐聚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46663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