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了一首神奇的诗,顺着读是天亮,倒着读是天黑,有何原因?

唐朝的诗人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赢得了后世无数人的崇敬与膜拜,而紧随其后的宋朝词人则将词的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巅峰。宋代的词作美妙绝伦,堪称一绝。在这些词人之中,苏东坡无疑是最为人知的一个,他也被称为苏轼。

苏轼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并且他对于各种小发明也抱有浓厚兴趣。他的诗词才华横溢,尤其有一首诗被誉为“神奇之作”,如果顺着念会感觉是天亮了,而如果倒着念,则又成了天黑了。这种奇妙的效果,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大家不妨去细细体会。

有一次,苏东坡游历庐山,沉浸在其壮丽的景色中,情不自禁地作下了那句极为著名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也从侧面体现了他在创作时脱凡的眼光和非凡的才华。

然而,年轻时的苏轼常与其他才华横溢的人争高低,其中一个知己好友便是金山佛寺的和尚,佛印禅师。苏轼常去找他,试图比拼文才,但佛印禅师心如止水,六根清净,从不与人争权夺利。正因如此,苏轼在与佛印的交往中并未能占得上风。

苏轼频繁光临佛寺,这不仅让他和佛印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使他在与佛教文化的接触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最为人称道的便是《题金山寺》。诗文大意如下:“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睛。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这是一首极具古风韵味的七言诗。然而,也有传闻称此诗并非苏轼所作,而是另一位文学大家所写。有人认为作者是唐朝的诗人徐寅,另有说法称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周知微。徐寅,晚唐时期的文学才子,早年便以诗词闻名。他出身福建莆田,从小便勤学苦读,尤其擅长作诗。徐寅的诗集内收录了368首作品,其文风极具特点,尤其是他所作的《人生几何》一诗,便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学风采。

而周知微则是宋代的一个文艺全才,他不仅擅长诗词,还精于绘画。周知微曾创作过许多知名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双头白莲图》。他在诗词方面的才华也备受推崇,尤其是他所作的回文诗《题龟山》,与《题金山寺》在形式上有诸多相似之处,甚至被认为是同一风格的作品。

究竟《题金山寺》是苏轼的创作,还是徐寅或周知微的作品,至今仍然存在争议。关于这一点,或许只有历史才能给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

细读《题金山寺》,你会发现它的独特之处。诗的后半部分与前面部分的诗句完全倒过来写,堪称一大创意。倒读时,原本描绘黎明到来、天亮的景象,反而变成了描述傍晚的情景。比如,诗的后半部分写道:“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这些句子原本描写的是清晨的景色,倒过来则描述了黄昏时分,天色渐暗的情景。

这首诗巧妙地将时间倒流,通过独特的文字安排,呈现出了一种奇妙的艺术效果。而诗中展现的金山寺的自然景色,不仅让人感受到黎明的到来,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那片美丽的江山中,感受到宁静的清晨气息。

相关知识

苏轼最奇特的一首写景诗,顺着读从晚到早,倒着读从早到晚
小诗人写下一千古奇诗,男人应该顺着读,女人则应该倒着读!
苏轼这首诗千古奇特,不管正着读,还是倒着读,道尽人生真谛,令人叫绝
戴望舒一首现代诗,顺着读、倒着读完全一样,却营造出奇妙的意境
苏轼最神奇的一首词,他只写下了一半,另一半随之出现,成为经典
千古第一奇诗:顺着念是丈夫思妻,倒着念是妻子思夫
睡前读一首诗
苏轼这首诗长年被选入小学课本,却不仅学生读不懂,家长们也很懵
苏轼最经典的一首词,充满了人生哲理,最后一句更是精华!
少年宜读李白,中年宜读陶渊明,晚年宜读……

网址: 苏轼写了一首神奇的诗,顺着读是天亮,倒着读是天黑,有何原因?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462471.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