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院院长杨飞云:以妻子为模特,6幅画拍出7179万的天价

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以画妻子画像而闻名,他画过的六幅妻子画像共拍出了7179万的高价。

在这六幅画像中的第一幅名为《小演员》,曾在1985年中国美术馆的“全国第三届青年美术作品展”中获得铜牌奖,拍卖价1475万元,这幅画作被认为是杨飞云的经典代表作。六幅画像中拍卖价最高的则为《静物前的姑娘》,拍卖价为3450万元。

对于杨飞云而言,妻子的画像之珍贵不能以价钱衡量,那是他与妻子的二人世界。

《静物前的姑娘》(局部)

“她就是我喜欢的那种东方女孩”

杨飞云第一次遇见妻子芃芃时是1974年,那一年他被调入内蒙古铁路局文化馆担任宣传干事。芃芃父亲早早离世,家中有四个孩子,芃芃母亲在火车站管理行李。

芃芃十二岁那年,母亲托一个主任找老师教她画画,主任找到杨飞云,对他说:“你好好教她吧,这孩子的爸爸没了,她妈妈带她很不容易。”杨飞云应允。

芃芃去到杨飞云办公室时是下午,杨飞云身边跟着一群男孩子,芃芃是里面唯一一个女孩,因此格外显眼。杨飞云对这个眼睛大大,脑门鼓鼓的女孩印象很好,他感觉她外表朴实,带着一股灵气,很有东方女孩的魅力,他感觉如果芃芃被画成画一定也是极美的。他曾夸赞芃芃:“她就是我喜欢的那种东方女孩,很秀丽,很单纯,但又凝重大方,聪慧灵动。”

从此以后,芃芃就开始跟着杨飞云画画,每天她放了学就去到杨飞云办公室。一个下午,芃芃偶然进到杨飞云房间里,当她坐到床边时,杨飞云顿时发觉芃芃身上散发的美感,他不愿错过这一幕,立马让芃芃坐在那不动,给她画了一幅画。

芃芃就轻轻地、静静地坐在床边,让杨飞云给她画了第一幅画像。自此以后,每当杨飞云看到芃芃身上动人的一幕便会把她画下来,芃芃也这样做了杨飞云的模特。

1978年,杨飞云考入中央美术学院,芃芃也不再跟随他学画。对于杨飞云来说,那段时光是美好的,芃芃内心也非常敬重并喜爱杨飞云,对于跟随杨飞云画画那几年,她常回忆道,那是一段极美极快乐的少年时光。

离开呼和浩特后,杨飞云仍与芃芃有联系,他常与芃芃分享在北京的学习与生活,还给她寄一些书籍。杨飞云放暑假会回到呼和浩特,芃芃就会如从前一般给杨飞云当模特,两人之间的默契一如往常。

1982年,芃芃考入北京中医学院中药系,与杨飞云有了更多见面的机会。杨飞云时常在课余时间与芃芃一同看画展、歌剧、舞台剧.....两人常探讨文学、艺术等话题,心灵距离日渐紧密。1991年,杨飞云画了一幅他与芃芃的画像《那时我们正年轻》,他也把这幅画称作是他与芃芃的二人世界。

芃芃大学毕业后,杨飞云就与她结婚了。芃芃还是会同从前一样给丈夫当模特,只是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杨飞云与芃芃之间似乎因为绘画走得更近,日常生活中,他们常常探讨绘画,动作,芃芃虽非专业绘画出身,但曾学过几年又与杨飞云相处十余年,因此对于绘画她也有着自己的一番见解。

多年间的相处与交流,杨飞云与芃芃已密不可分,杨飞云见过很多身材标准,相貌出色的模特,但仍钟爱芃芃,因为只有芃芃能够与他产生精神交流与共鸣。

他曾说:“其实也经常有人给我找来一些身材比例很标准的模特,可我就是不觉得漂亮。我需要的是能触动我内心深处某些情感的对象,我和太太就有很好的默契。”

“绘画有一种让人上瘾的东西”

杨飞云似乎天生就该是画画的。

1954年,杨飞云出生于内蒙古包头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父亲既是音乐老师又是美术老师,母亲则十分善于剪纸。杨飞云自幼就喜爱乱涂乱画,对于他来说,绘画似乎能让他拥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杨飞云的美术启蒙老师就是父亲,父亲虽不是出名的美术老师,但也曾被指派任务,杨飞云跟着父亲也学到了不少有关绘画的知识,也因此受到鼓励。

杨飞云十七岁那年从农村回到城市,被分配至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客车车辆段做了一位钳工,这在外界看来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是铁饭碗。

但杨飞云却怀念在乡村当知青的日子,因为在农村不仅能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还能有较多时间画画。但在铁路局,一天能够休息的时间非常少,杨飞云在干完活后会趁着中午休息那一个小时画速写,厂里慢慢地有人知道有个小伙子会画画,厂里的同事也愿意当杨飞云的人体模特。

当时厂里有个师傅还会借给杨飞云一些画册,每天都给他当模特,还跟着他一起画素描。那个师傅原是内蒙古师大美术系毕业的,在文革中被打成右派,他见到杨飞云在画画非常高兴,在与杨飞云一同绘画之余也会指点一二,杨飞云非常珍视这位师傅的指导,对于那位师傅曾借给他的画册他更是视若珍宝,他认为是那些画册给了他关于古典油画的启蒙。

日子久了,杨飞云会画画也在厂里传开了,慢慢地,厂里会把宣传画都交给他来画。杨飞云还曾把工人工作的状态画下来,也给呼和浩特的报社寄过几幅作品,报社也曾把几幅杨飞云的画作刊登出来,杨飞云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直到1974年,杨飞云结束了他的钳工生涯,进入文化馆得以专心画画。杨飞云后来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算是他第一次系统性地接受美术教育。最后杨飞云前往美国,在当地发展得很不错,有几分名气,但最后因为无法习惯当地生活而选择回国。

艺术的本质在于精神

如今,杨飞云已成为中国油画院院长,多年的绘画生涯也让他对于绘画艺术有了自己的感受。

杨飞云始终认为,绘画艺术一定要是真诚的,不真实的东西没办法感动人心,无法感动人心便难以产生画意,也就画不出有灵魂的画作,而“艺术的本质是要在精神上达到一定境界”。

就像他自己在画妻子芃芃时,每一次执笔都一定是因为捕捉到了芃芃打动他的那一瞬间,可能是一个眼神,可能是一个动作,也可能是一个表情,每一次芃芃让他感动,他就一定会把她画下来。杨飞云通过把这种瞬间的心情与感动转变为纸上的图形,使之成为永恒的感动而获取到了满足与快乐。

后来杨飞云与芃芃有了孩子,曾为母子俩画过一幅《圣洁的爱》,在这幅画中,杨飞云对画中的情景产生了感动,这种感动来自芃芃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无言之间透露着最为圣洁的母爱。杨飞云认为,只要自己在画的时候心中怀揣真诚的情感,就能通过画笔把它在纸上呈现出来,这样一幅画就有了它的情感。

如今的杨飞云已近七十岁,但仍坚持写生。写生在他看来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写生让他保持创作的活力,保持感受的能力。如果一个人连感受的能力都没有,即使他画技再高超也无法创造出优秀的作品,画出来的不过是颜料堆砌的结果罢了。

杨飞云认为艺术家不是教育出来的,艺术家一定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感知世界呈现精神的方式,唯有如此才是最接近艺术的本质。

相关知识

油画院院长杨飞云:画画时酷爱让妻子当模特,6幅画共拍出7179万
油画院长杨飞云,仅六幅画拍出7179万,被业界调侃:靠画老婆出名
杨飞云:油画院院长,新婚夜为妻子作人体画,后拍卖出3450万元
冷军为老婆画画,放大30倍,能发现发丝下的头皮屑,最后拍出3136万
新婚之夜让妻子当人体模特,油画成品卖3450万,故事更动人
浙江省油画院落成暨“湘湖初照”浙江省油画院开院展举行
500余幅作品汇聚“云上”,一展看全画家马路四十五年发展
71岁画家画人体,最美的诗人为他做模特,一幅卖800多万
浙江省油画院落户湘湖 助力萧山打造文化新高地
齐白石的《蝉》为何能拍出8亿天价?放大40倍再看,细节决定一切

网址: 油画院院长杨飞云:以妻子为模特,6幅画拍出7179万的天价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45895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