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清代书画界的特立独行者

扬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美术史上也常称其为“扬州画派”。在中国画史上,关于扬州八怪的具体成员存在多种说法,但较为公认的是指金农、郑燮(郑板桥)、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这八位画家。他们大多出身贫寒,生活清苦,却以书画为媒介,抒发心胸志向,表达真情实感。

扬州八怪的书画风格异于常人,不落俗套,有时含贬义,因此被称作“八怪”。他们发展了重视生活感受、强烈抒发心灵的阔笔写意画,尤其是花鸟写意画。这些画家在石涛以及另一些清初富于创新精神画家画风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们既不满于现实,又在卖画于扬州的路上相互影响,形成了师造化、抒个性、用我法、专写意、重神似、端人品和博修养的艺术特点。

扬州八怪的成员各有特色。例如,郑板桥擅画兰、竹、石、松、菊等,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山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他的书法也独具特色,自称为“六分半书”,以兰草画法入笔,参以篆、隶、草、楷的字形,穷极变化。金农则以首创“漆书”领袖八怪,他的画造型奇古、拙朴,布局考究,构思别出新意。黄慎擅长人物写意,以狂草笔法入画,创造出将草书入画的独特风格。

扬州八怪的艺术风格大胆创新,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近现代名画家如徐悲鸿、黄宾虹、潘天寿等,都各自在某些方面受“扬州八怪”的作品影响而自立门户。扬州八怪的作品,无论是取材立意,还是构图用笔,都有鲜明的个性,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画坛上的创新潮流和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扬州八怪不仅是中国画史上的杰出群体,更是清代扬州地区文化艺术繁荣的缩影。他们的作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扬州八怪:清代书画界的特立独行者
扬州八怪都怪在哪?
“扬州八怪”郑板桥到底“怪”在哪里
看金陵八家 品扬州八怪
扬州城有一座罗聘故居,隐藏在闹市之中,院主人曾是扬州八怪之一
清代书法界的“第一怪才”,55岁改用左手写字,让郑板桥心服口服
郑板桥诞辰330周年书画艺术特展在扬州开幕
孙玉亭已成独行者
十载扬州作画师 绿杨萧寺几淹留
紫牛评紫金|越剧《风梅图》有多“怪”?

网址: 扬州八怪:清代书画界的特立独行者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39367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