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出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一直无人能对,200年后才被对出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文学璨如星河,从楚辞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无一不展示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而其中对联这一文学形式更是以其精巧的语言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叹为观止。

明朝才子唐伯虎才华横溢,诗文画三绝,他的生活充满了传奇色彩,不仅有卓越的艺术成就,更有唐伯虎点秋香的风流韵事被传为佳话。唐伯虎性格洒脱,幽默风趣,常常以诗画自娱,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

唐伯虎有一次游历四川,在一座寺庙中见到了一幅极为精美的荷花图,甚至引来蜜蜂蝴蝶驻足。他打听下才知道此画是寺庙中的一个和尚所画,他认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高洁的品德。

唐伯虎与和尚一见如故,谈诗论画,聊得好不惬意。在唐伯虎打算离开时,和尚恳请他为自己的荷花图提几个字,唐伯虎挥笔写下了:“画上荷花和尚画”这七个字。这七个字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巧妙绝伦,无论正着读还是反着读,读音都完全相同。

和尚连连称赞绝妙,却忍不住叹息自己实在对不出与之匹配的下联!本就恃才傲物的唐伯虎,自信地说:“这几个字,恐怕只有天才对得出了!”

从此,这个对联在寺庙里挂了整整两百年,无数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又都叹息而去!

直到两百年后,清代翰林学士李调元来到这座寺庙,他是著名的蜀中三才子之一,才华横溢,吟诗作对更是他的拿手好戏,被袁枚称为蜀中诗人之冠。

他看到唐伯虎的上联后,兴趣盎然,决定一试。结果站在画前良久,也没什么思路。这时候旁边一个同僚,打趣他说:“看来你这个蜀中才子,翰林学士也是浪得虚名啊!”

李调元忽然灵光一现,笔走龙蛇写下了下联:“书临汉墨翰林书”。这个下联同样无论正读还是反读,读音皆一致,而且“画”对“书”,“翰林”对“和尚”两者都是身份,对得巧妙,堪称完美。

结语:

唐伯虎的“画上荷花和尚画”与李调元的“书临汉墨翰林书”成了一副千古绝对。一个是吴中才子,一个是蜀中才子,两人虽然相隔两百多年,却因为一副对联,被联系到了一起。这也是对联这一文学形式的独特魅力,无论时光怎样流转,仍然闪耀着才华与智慧的光芒,令人回味无穷。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唐伯虎出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一直无人能对,200年后才被对出
历史上三个著名的上联,至今无下联,对出一个都是奇才!
千古绝对!上联:六木森森,松柏梧桐杨柳,唐伯虎对出经典下联
李清照出一上联,对出来便可娶她,当时无人能对,网友:没遇到我
一秀才看见2字出一上联,武则天下令群臣对下联,无一人能对出
和尚出一上联“半夜二更半”,难坏了金圣叹,临刑前终于对上下联
和尚挑衅出上联,纪晓岚下联“狗嘴何曾吐象牙”妙答,成千古绝对
才女出上联:蜻蜓轻停青亭上,唐伯虎巧对下联,赢得美人之心
美女说上联:“面对面吃面”,和尚立即说出下联,女子又羞又恼
王安石为教训苏轼,出一个上联,结果成了千古绝对,至今无人能对

网址: 唐伯虎出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一直无人能对,200年后才被对出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35876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