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聚义后其实有四条路可走,招安并非宋江口中所说的最好出路!

原标题:梁山聚义后其实有四条路可走,招安并非宋江口中所说的最好出路!

梁山的发展经历了三位寨主,同时也经历了三个转变,每一次的转变都对梁山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且看这三位寨主以及他们各自为梁山制定的发展方略。

第一位寨主是王伦,可以说王伦是梁山事业的开创者,王伦的过人之处,在于选择地理。根据水浒来看,梁山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就是四周的八百里水泊。这是一道天然屏障,据险而守,便能立于不败之地。但是王伦的短处在于,选择了风水宝地,却只想小富即安,若长此以往,官府不追究便罢,一旦派大军镇压,分分钟就将其灭了。

第二位寨主是晁盖,晁盖可以说是很多朋友心目中最好的梁山之主了。晁盖做梁山寨主后,广迎四方好汉,梁山事业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晁盖对梁山的发展方向是打造一个新世界,要与当时的宋王朝并立于世,分庭抗礼。

第三位寨主是宋江,小吏出身的宋江与前两任寨主都不同。他不像王伦那么心胸狭窄,也不像晁盖那样为人行事,他表面上可以容纳各种人,但心底里却深似海,善于心机,极会笼络人心,也会博取权利地位。所以,宋江对梁山的发展方向只有一条:招安。

那么梁山聚义之后,到底有几条出路?结合历史案例来看,其实并非只有宋江口口声声所说的招安一条路可走,而且甚至可以说,宋江口中的招安绝非最佳出路。实际上,至少应该有四条出路:

第一条:招安。既然宋江如此推崇招安,那么就先看看招安之路怎么样。梁山聚义有了一定影响之后,宋江想以此引起朝廷的注意,然后将其招安,然后拜将封侯,个个都光宗耀祖,成为正统。但是当时的宋庭是怎么样的呢?首先皇帝宋徽宗是个书画家,过着风流的生活,整个宋庭的实际政权都操控在那四个权臣手里。其次,这童贯、蔡京、杨戬、高俅四大权臣全是卑劣之人,想在这些人手下做官混日子,本来就很难,看看八十万禁军教头王教头、林冲等的命运便略知一二。第三,朝廷的昏聩已经引发了各地起义。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把自己组建好的梁山队伍送到朝廷那里,等于是死路一条。后来的结局也验证了这一点,所以说宋江的招安之策并非最好。

第二:造反。既然有了兵马,组建了队伍,以书中来看,梁山的前期战斗力和战绩都很不错,干脆就像历史上某些起义军一样直接造反,打出自己的口号,不断扩大起义队伍,打一城,守一城,目的就是东京,若能打下来,就改朝换代,若兵败,就只好认命。

第三:割据一方。既然宋朝派遣的征缴大军多次都被打败,也就是说梁山借助这有利地势完全可以割据一方,自称一体。抱着这样的态度来看,短时间可以,但长久了可能就不行了。毕竟梁山泊资源有限,不可能永远都靠吃鱼为生。就算下山抢夺,附近的州府也是资源有限的。

第四:联合方腊。有网友说,梁山聚义之后最好的出路不是招安,也不是单干,更不是窝在水洼里等死,而是联合方腊。方腊在南方起义,梁山则在北方起义。当时看到有网友反驳说,方腊和梁山距离太远,联合起来太不方便,可行性有点低。但是接着又有网友说,以当时的实际情况看,梁山的实力远不如方腊,所以梁山方面应该前往南方依附方腊,这样一来,方腊实力大增。就算宋江日后想做老大,也可以慢慢凭借战功和机会博取,在这方面,宋江很有一套手段。

不过综合比较来看,这四条出路,似乎任何一条都比招安要好。后三条至少是在用生死为自己战斗、为自己争取一些东西。而招安则是用生死为高俅等奸臣建功立业,虽然最后宋徽宗施舍了一点小官职和小功名,却又被高俅等人夺了去,不仅如此,还在夺取小功名的时候,连宋江等人的命也一块夺走了。梁山走招安之路的结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最后连竹篮也一并没有了。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梁山聚义后其实有四条路可走,招安并非宋江口中所说的最好出路!
宋江为何不顾一切非要招安?梁山上这股势力太强悍,不招安他必死
水浒传中谁是第一高手?并非卢俊义,此人杀伤力最强却被宋江雪藏
水浒传中,宋江为了招安,死伤了那么多兄弟,究竟值不值
排名第三十六的梁山好汉:两项绝技天下无敌,远见卓识逍遥半生
梁山好汉结局最好,就服这4人,一个当皇帝,一个比做皇帝还爽!
水浒传,为什么说梁山大部分好汉,并不是宋江害死的?原因很简单
直到吴用上吊前夕,他才幡然醒悟,梁山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
吴用死前才恍然大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宋江、晁盖,是他自己
水浒传中,军师吴用自尽前才明白的一件事:梁山的老大并不是宋江

网址: 梁山聚义后其实有四条路可走,招安并非宋江口中所说的最好出路!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3296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