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位名人手迹,来上海鲁迅纪念馆看看他们书信中的万千情怀

原标题:50多位名人手迹,来上海鲁迅纪念馆看看他们书信中的万千情怀

书信承载着文化内涵和情感,书信是人们交流中比较真实的反映。正在上海鲁迅纪念馆进行的“一纸书信 万千情怀——上海鲁迅纪念馆藏名人书信展”上,展出了二十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鲁迅、梅兰芳、陈望道、叶圣陶、范文澜、巴金、卞之琳、臧克家、萧军、丁玲、郭沫若等50多位名人撰写的70多封书信。这些文化名人的书信不仅是鲁迅研究的重要学术延伸,也是中国现代文化发展中的缩影,更兼具史料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图说:鲁迅书信

以展品中1925年4月24日郭沫若致湖畔诗社发起人之一汪静之信为例,内容主要关于汪静之文章投稿、创造社当时情形等,提及郁达夫、成仿吾、应修人。信中写道“我前一礼拜生了一个女儿”指长女郭淑瑀。提到郭沫若创作于1925年的爱情诗集《瓶》的创作情况。该组诗发表于1926年4月《创造月刊》1卷2期。郁达夫在这一期的“编辑者言”中说:“但是沫若的《瓶》,光赤和全平的小说,都是一时的力作,大约可告无罪于读者诸君的……沫若在近一年中,思想上起了变革,完全把方向改了过来”。当郭沫若撰写这封信的时候,汪静之正在河北保定育德中学里担任国文教员。

图说:郭沫若书信

信的字里行间能窥见坦诚的个人情感,以卞之琳致出生中医世家、业余从事写作的王任之信为例,该信写于1934年11月15日。1934年11月到1935年12月的一年多时间里,卞之琳连续给笔名为英子的王任之回复过六封信,从时间和主要内容看,应为卞之琳担任《水星》编辑工作时,英子就文学创作与卞之琳的探讨交流。卞之琳时年24岁,自身的才学诗情,徐志摩、沈从文等的提携扶持,使他已获得相当大的社会知名度。这封信是六封信中的第一封,信末“北平北海三座门十四号章宅”即为《水星》编辑部。《水星》创刊于1934年10月,是一份小型的文学刊物。多年后他自己回忆时感慨道:“重读我的这些信,想到自己当时也不过二十几岁人,给英子写信,批评多于鼓励他的写作,话里还不时带教训口气,无助于他发挥才禀多出文学成果,殊觉不可恕……”。

还有鲁迅的拒绝约稿信,写于1936年3月11日,鲁迅致时任北新书局《小学生》半月刊编辑的杨晋豪信。1936年杨晋豪任北新书局《小学生》半月刊编辑,杨晋豪致信鲁迅,向鲁迅约稿。鲁迅于1936年3月11日复函杨晋豪,信中对于目前的少年读物现状表示担心,并坦诚地说“我向来没有研究儿童文学”“相识的人里面,也没有留心此道的人”“曾有的一两本童话,那是为了插画,买来玩玩的”“所以真是无能为力”,婉言谢绝杨晋豪的约稿。这体现了鲁迅一贯的风格:自己没有深入的了解,就不能误人子弟。但他建议:“不过改进需要专家,一切几乎都要得从新(重新)来一下。”显示了鲁迅对中国儿童文学建设的关心和重视。(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50多位名人手迹,来上海鲁迅纪念馆看看他们书信中的万千情怀
鲁迅发小“闰土”原型,和鲁迅多年失联,晚年没钱看病凄惨离世
茅盾、钱学森等名人信札入藏杭州国家版本馆,一封封亲笔信讲述历史故事和温度
何满子七绝一首
丑书大师曾翔与丑书女皇刘晓庆,谁的价值更高?为何热衷丑书?
与鲁迅茅盾“为邻”,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会有了新址
鲁迅当年每月工资360块大洋,放到今天是什么收入水平?
鲁迅为什么能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独占鳌头?其文学功底是这么来的
林徽因为何“招黑”鲁迅骂她不纯洁,钱钟书说她“浪”,冰心嫉妒
站台过后一地鸡毛 名人背书的NFT还能不能买?

网址: 50多位名人手迹,来上海鲁迅纪念馆看看他们书信中的万千情怀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2672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