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探微|“吾其将狂矣”:钱钟书日记精神之一端
《钱钟书日记》自印本,2022年
钱钟书(1910-1998)善于炫耀才华,这种炫耀不止于小说《围城》,不止于他皇皇的著作《管锥编》《谈艺录》等。他的博学和才华融为一体,即便不向外露出锋芒,在公之于众的著作中尽情展示,也难以掩盖。当皇皇的《钱钟书手稿集》公布之后,人们除了礼赞这位大师之外,实在可以想见他的天才也在于日积月累的阅读和札记。而一份更隐秘的日记,把钱钟书的自我揭示得更为彻底。金克木曾在私底下认为钱钟书“太做作,是个俗人”(扬之水《读书十年》,中华书局,2011年,95页),许多人据此以为是新见。揆诸钱钟书的日记,他完全坦然于自己的俗。他好名,好辩,并不讳言。一如李白之于功名富贵的渴求,他都要,只不过要的比普通人的分量大得多而已(李长之《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语)。
摊开1933-1934年间钱钟书的日记,使人印象最深刻的不完全在于他和杨绛(1911-2016)的私人情感。虽然,这是足资咀嚼的文坛掌故,且早已为范旭仑先生剖析得清清楚楚。使人为这份日记感到震撼的,是钱钟书在日记中无论记载什么,都锋芒毕露,充满机锋,令人不自觉地感受到文字中流淌着的“狂态”。这是钱钟书的“日记精神”。从黑格尔(1770-1831)处借鉴“时代精神(Zeitgeist)”探析钱钟书的日记,是意图在读书、生活及情感的广泛世界中,阐明钱钟书的日记及它所葆有的那个时代的理想。
早在1931年,钱钟书为谭献(1832-1901)《复堂日记续录》作序时,已高标“简策之文,莫或先乎日记”(《复堂日记续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页)且对“晚清四大日记”的优劣有精辟分析。不惟如此,钱钟书还积极写作日记。钱基博(1887-1957)尝自诩父子二人“集部之学”冠绝天下,而于史部,我想钱氏父子的贡献主要在日记写作层面。尤其是钱钟书,平生所记日记极富(范旭仑《钱钟书的〈起居注〉》,南方都市报2021年10月10日)。惜乎钱钟书日记或自焚其稿,或为杨绛烧毁,总之,目前所知消息,是存世甚尠。而1933年底至1934年这一册钱钟书日记就显得尤其可贵。这册日记原题“起居注卷十四”,始于1933年10月25日,结束于1934年2月28日,中间阙略数天。原由“尤金”整理并注释,载于豆瓣网。2022年,半亩方堂主人和鸣秋轩主人排版编印,名为《钱钟书日记》,印行30册,以飨同好。
笔者所获赠第17册
关于这册日记,范旭仑《钱钟书日记〈起居注〉中的钱杨之恋》(《南方周末》2021年3月11日)深度解析了钱钟书与杨绛儿女情痴的热恋故事;姚峥华《三十册〈钱钟书日记〉落入谁手》则介绍本册日记的印行概况。记事不足半年的《钱钟书日记》经过两篇文章的探照,早已成为研究的“贫矿”。然我读后,别有所思,以为钱钟书是那个时代一大批青年的一类典型,而《钱钟书日记》则是那种“狂态”时代精神的写照。解读这部日记及其精神,则1930年代青年狂态的精神世界有望被提升到反思性意识层面。《钱钟书日记》是独一无二的,是充满个性化色彩的私人文本;而《钱钟书日记》的狂态精神世界,则是普遍的,是一个时代日记精神回馈于历史的证据。
一、读书的“狂”
钱钟书眼光是犀利的,倘若照射于人心,不免使人觉得刻薄,但若照射于书本,则这种挑剔每每让人惊叹,他可真是读书有间呀。他读书眼光极锐利,批判力十足,每能抉摘著者之心,烛幽索隐,却又能餍服人心。他爱袁枚(1716-1798)著作,翻看皇皇《随园三十六种》,却并不为袁枚著作等身而折服,他说:“简斋著作虽多,往往相复。同一意也,见于《文集》,见于《诗话》,见于《尺牍》,见于《随笔》。重言申明,三四不厌。统观全集,自能知之。” (1933年10月28日)这是不满于袁枚著作的重复,一意而反复申说。古今大家,在某几个意思上反复申说者并不鲜见,但袁枚这一点,钱钟书不能满意。
袁枚的《随园诗话》,闻名后世,钱钟书却看出它的流行:“非徒标榜声气,亦以答客难而解嘲,先发制人,令评者无隙可乘。回护防范,极为周密。”(1933年10月28日日记)这是窥探到袁枚的著者之心,觉察了《随园诗话》与一般文人互相标榜的诗话的区别。《随园诗话》的妙处,钱钟书以为与章学诚(1738-1801)《文史通义》相当,是“‘多警策动人,清言隽辨,间涉诙谐嘲笑,江湖游客藉为谈锋’云云,以之移评《随园诗话》,亦恰合也”。(1933年11月27日)
由于心仪袁枚,故袁枚周遭及身后的评价,钱钟书也特别留意。于是他注意到章学诚“切齿随园,言之不足,故申言之。”(1933年11月27日)又不止于为着知识兴趣而阅读,钱钟书读袁枚诗,还注重关联阅读,从中知悉彼时文人圈的生态。1933年11月4日日记云:“翻看《瓯北诗集》,于随园不能无妬心!《复堂日记续录》亦谓蒋心余《评四六法》颇隐刺简斋。文人相忌,自古而然。随园之于二子诗,亦屡致不足,俨然以先进自居也。”在日记与诗文集的比照阅读中,钱钟书看到文人相轻,而这些心得最终也写进了《谈艺录》。
钱钟书日记多有关于袁枚著述的评语
在1933-1934年这几个月的日记中,钱钟书最关注的古人著作,除袁枚外,当属谭献。内里共同的原因,大概在于袁枚和谭献都是文士气极浓,又好评骘人物。他说:“复堂皮里阳秋,正复不浅。其评骘文字者不论,摘论人数事:同治五年正月十三日:‘戴子高窃余前年所得陈硕父传校《管子》走苏州,咄咄怪事。’”(1933年11月5日)皮里阳秋,可不就是钱钟书衡文论人事的一贯作派。况且,谭献的日记与手札,都曾贮藏于钱基博家。《复堂日记》出版时,钱钟书还作过一篇序。这一时期,他重又翻阅了一遍谭献日记。于1933年11月5日日记云:
阅《复堂日记补录》、《续录》一过。《补录》卷一乃同治时避地闽中所作,少年气盛,好为大言(如云:“符雪樵比黄仲则”,“韩愈创叫嚣之文”,“秀水朱氏之考证、海宁查氏之诗,吾可折棰使之”,“朱子毕世未尝通经”等等)。多所击排而漫无根据,徒持门户。卷二则已入光绪时,虚锋略尽,往往与少年时未定之见不相侔矣。……《补录 ‧ 二》四月廿一日:“阅《汉学商兑》,亦所谓‘针砭不中腧穴’者也”;《续录》三月廿九日则云:“《汉学商兑》巨刃摩天,尚非徐夫人匕首。”《补录 ‧ 一》八月十三日:“爽秋诗文,稗贩与罔诬皆有之,然精处不可没”;《续录》正月廿日则云:“爽秋诗以玄为体,以质为用,近《箧中》、《极玄》二集。中唐、北宋间可参位置。”先后持论抵牾,正可觇复堂进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日记探微|“吾其将狂矣”:钱钟书日记精神之一端
杨红樱读《笑猫日记》片段:在余音袅袅中,我看见钟楼里的金色影子一闪即逝
未来日记漫画结局 未来日记漫画介绍
《雅各布·冯·贡腾:一本日记》|每日一书
《胡一川日记》影印本全集出版,推动美术教育史的相关研究
《工厂日记》:孤独而无名,她把肉身交付不幸
以吾之渺渺,成国之泱泱
《雷锋日记》里飞出的歌
“笑猫”走进故宫 “笑猫日记”走向世界
《工厂日记》 | 年度阅读推荐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1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703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60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0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09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5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44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46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04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