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中轴之门”,李哲带读者领略北京城老照片背后的风云变幻

以“推开中轴之门”为主题的中华书局灿然止观书会第二期日前举办。《中轴之门》一书作者李哲,与现场读者分享300余幅北京城老照片中呈现出的鲜活故事和风云变幻。

李哲为东城区文联副主席,参与创立了史家胡同博物馆,长期致力于北京名城保护、历史文化传播和老照片研究,这本最新创作的《中轴之门》新书由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谈及新作的创作构思,李哲表示,他写中轴线上的门,不想只是面面俱到,也不想浮光掠影,更不想复制粘贴。他一心想着把日常的小考证集腋成裘,奉献给怀着喜爱或好奇之心的人。

活动中,李哲从明清北京城时期各个城门的建造故事,讲到现在中轴线上北京城的面貌。《中轴之门》是主打“门”的,李哲在分享中也提到了为何写门,“因为在建筑群之间和建筑群自身来说,门是枢纽节点,分门别类、登门入户,门是关键。同时,门的图文资料也较为富集。”李哲还将门形容成像一个袖手而坐的人,身子是城楼,环抱的手臂是瓮城,前面抄起的手是箭楼,在胳膊肘处设有闸楼。请您进,您就能进,但要是不请自来,那就请君入瓮,瓮中捉鳖了。

李哲在讲座上展示了晚清时期的老照片,这些大多是一些外国来华人士拍摄的北京城的老照片。城楼、寺观、坛庙、衙署和王府等大型建筑也往往是摄影师的关注点。

“外城七门里,最气派的,当数永定门和广安门,城楼两层,歇山顶,灰筒瓦,三重檐。”李哲说,永定门是中轴最南端的门户,不光气派,城楼还配有竖匾,这在内城九门里也是只有正阳门才有的待遇。

谈到广安门,他表示,“别看是外城门,却是正经有石道的,通卢沟桥,京西要道所经,骆驼队的铃铛声,几百年不绝于耳。李自成的队伍,也从这城门洞子鱼贯而入,掀翻了大明朝两百多年的宴席。”可惜的是,广安门箭楼及瓮城于1955年拆除,挺拔的城楼于1957年拆除,存在四百年的广安门从此消失。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路艳霞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推开中轴之门”,李哲带读者领略北京城老照片背后的风云变幻
《中轴之门》新书分享会,作者李哲展示300余幅北京城老照片
老照片解读中轴线上重重门户的历史“年轮”
《中轴之门》:300余幅老照片分“门”别类看北京中轴线
老北京城门上的匾额之谜丨京华物语
活动预告 | 让旧书找到新知己,从旧书获取新知识
鉴读老照片,走回地安门!“雁翅楼上话中轴”第一讲受到读者欢迎
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开展,17家单位的53组件文物以“物”证史
印象中轴
带小读者领略海洋神秘之美

网址: “推开中轴之门”,李哲带读者领略北京城老照片背后的风云变幻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19742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