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裔青年打造“艺术乐园” 推广中国民乐
中新社南宁5月17日电 题:马来西亚华裔青年打造“艺术乐园” 推广中国民乐
作者 陈秋霞
中国高校又迎来毕业季。近日,1999年出生的马来西亚女孩陈伊虹在毕业展演中,以中国经典的竹笛协奏曲《白蛇传》,告别自己在广西南宁的求学之旅。
接下来,陈伊虹计划到广州观摩乐器展,看看中国音乐发展变化,并邀请家人到中国来见证自己的毕业典礼。毕业后,她将回到马来西亚发展,继续推广中国民乐。
5月10日,马来西亚女孩陈伊虹(右)在毕业展演中演奏竹笛协奏曲《白蛇传》。 (受访者供图)
陈伊虹的曾祖父是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人,她的父母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因电影《刘三姐》对中国民乐以及“刘三姐”文化有着特殊情感。“我想让父母亲自看看‘刘三姐’的故乡。”
受父亲影响,陈伊虹5岁开始学钢琴,13岁接触中国传统乐器竹笛,体验到其美妙音色,因而产生到竹笛的发源地中国学习的愿望。陈伊虹曾获得广州知名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录取通知书,但是出于对竹笛的强烈热爱,她放弃前往广州留学的机会。
当得知广西艺术学院有一名来自马来西亚的竹笛演奏专业教师,陈伊虹毅然报考该校,并于2020年如愿被民乐演奏竹笛专业录取。陈伊虹在马来西亚未接受过专业老师指导,主要靠自学。
“来中国之前,我对自己的竹笛水平蛮有自信,到这里之后才发现高手如云,自己还得更努力。”于是,陈伊虹便开始了宿舍到琴房“两点一线”的生活,每天在琴房待至少6个小时。
4月23日,广西艺术学院民族乐团在越南国家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民乐专场音乐会。图为陈伊虹(右一)在演出后与老师、同学合影。 (受访者供图)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陈伊虹的竹笛演奏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她站上了中国—东盟音乐周、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传统器乐周等大舞台,还随广西艺术学院民族乐团到越南交流演出。“在成都,我和同学共同演奏竹笛经典曲子《扬鞭催马运粮忙》受到好评,导演点名要我们再次赴成都表演。能获得认可,我感到很荣幸。”陈伊虹说。
在陈伊虹眼里,丝竹之韵不仅带给她快乐,也是她了解中国的渠道。“《春到湘江》《春到拉萨》,很多民乐以地名命名,我因此知道了中国的很多地方,也了解了背后的中国文化。比如,通过《白蛇传》竹笛协奏曲,我了解了中国民间文学,弄明白了为什么人们喜欢去杭州西湖。”
在家乡马来西亚沙捞越诗巫,陈伊虹与朋友合办了一家音乐培训机构,这里是当地青少年的“艺术乐园”。“我们开设的课程有钢琴、小提琴等西方乐器,还有二胡、琵琶、竹笛等中国民族乐器。”
陈伊虹观察到,越来越多马来西亚年轻人喜欢中国民乐,学习中国传统乐器。“我问过很多学生,他们热爱中国民乐是受中国古装仙侠剧影响。许多人渴望穿上飘逸的汉服,弹着古筝,或是吹着竹笛,拉着二胡,‘穿越’到古代,来一场‘仙侠’之旅。”
陈伊虹认为中国民乐的海外传播之路还很长,她会接更多演出,做中国民乐的传播者,让更多人感受中国民乐的魅力。(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马来西亚华裔青年打造“艺术乐园” 推广中国民乐
丰台区太平桥街道打造艺术范儿“金角银边”居民乐享家门口的“艺术盛宴”
江西南昌高新区:国际青年爱上中国民乐
合肥市青年美术大展启幕 华裔青年翼用绘画架起桥梁
马来西亚留学生林芊吟:从小喜欢中国,钟情古诗词
特稿|瞬息全世界:马来西亚华人的蹉跎与盼望
法国华裔青年钢琴家刘晓禹音乐会在巴黎举行
第十二届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开幕
德国华裔少年欢聚上海 欣赏学习丝竹雅乐
文化新观察|植根传统 拥抱世界:中国民乐的新探索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903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405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502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418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428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52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537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825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81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