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信阳毛尖茶与非遗相遇

原标题:当信阳毛尖茶与非遗相遇

信阳毛尖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具有“细、圆、紧、直、多白毫”的特点。雨后的信阳茶山绿意盎然,茶垄蜿蜒起伏美如画,一个又一个采茶人背着竹篓,开始了新一天的“上春山”之旅。

雨后的信阳茶山绿意盎然,茶垄蜿蜒起伏美如画

信阳具有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气温、日照、土壤和降水相得益彰,形成了北纬32°的黄金产茶带。好山好水出好茶,好茶的产生除了适宜的生长环境,还需要制茶者的匠心制作。

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就是将信阳毛尖通过鲜叶采摘、鲜叶摊晾等工序制成茶叶的采茶制茶方法,属我国传统制茶技艺。2014年11月,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春日的信阳茶香四溢,茶农采茶忙

浉河区是信阳毛尖的原产地和核心区。在浉河区广义茶印象园,中国高级制茶技能大师、陈湾毛尖采制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广义正在用传统技艺制茶。只见,李广义借助手中的茶把子在锅里上翻下炒,一时间茶香四溢。

“炒茶是一件让人心情非常愉悦的事儿。你听,将采摘好的鲜茶叶下锅以后,炒茶叶的声音就像炒瓜子的声音一样。”李广义介绍说,当前的生锅杀青只是炒茶的第一个步骤,之后还要进行熟锅理条、烘焙等制作工序。

在制作信阳毛尖茶时,李广义坚持沿袭的传统制作工艺具有生锅、熟锅、烘焙、拣剔等多道制作过程,每一道都十分严格。在最关键的火候上,还需以手测温。李广义凭借多年经验与对信阳毛尖的透彻理解去判断火候,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

“这个炒茶锅的温度可高达200多℃。”在李广义看来,传统手工制茶已成为一种传承,只有用手与茶接触做出的茶,才更具有灵魂。

制作好的信阳毛尖茶清香扑鼻

据了解,信阳毛尖制作技艺共有九道工序(摊晾、筛选、生锅、熟锅、初烘、摊凉、复烘、分拣、再复烘),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的温度、时间、湿度等要素,以确保产品的品质。

千古茗,信阳生

即日起至5月7日

《云遇中国“豫”见信阳毛尖》特别活动

邀您一起共品信阳毛尖!

方式1:

上云听APP搜索“信阳毛尖”

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方式2:

上京东APP搜索“央广网原产经济带助农馆”

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当信阳毛尖茶与非遗相遇
信阳毛尖绿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周祖宏
信阳毛尖茶全面开采
信阳毛尖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肖珺景
绿茶手作技艺 来第七届非遗博览会领略制茶手艺
河南:推动非遗发挥当代功用
信阳民歌 精彩亮相
【寻味中华|饮食】信阳毛尖:光州上品,杯中茗万里
当“文化”成为流量密码,最大赢家竟是申遗成功1周年的茶叶
请喝一杯信阳茶——写在第31届信阳茶文化节开幕之际

网址: 当信阳毛尖茶与非遗相遇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185931.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