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穿越时空,人文社推出《红楼梦》出版史料展

原标题:经典穿越时空,人文社推出《红楼梦》出版史料展

1953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红楼梦》标点、注释读本,在人民文学出版社诞生。如今,人民文学出版社在PAGEONE北京坊店举办 “纸有红楼——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出版史料展”。

此次展览内容丰富,包括人民文学出版社七十多年来出版的各种《红楼梦》校注普及本,如1953年首个《红楼梦》校注本,目前发行量最大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红楼梦》1982年首版、历次修订版等。《红楼梦》校注本撰稿、编辑、出版过程中的珍贵史料,如1982年首版红研所校注本《红楼梦》前八十回校勘记手稿、正文注释《征求意见稿》(1975年12月-1979年5月)等。还有俞平伯、周汝昌、冯其庸、李希凡等红学名家的书信、题签等。

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副牌“作家出版社”名义出版的第一个《红楼梦》校注本(左一)。

为丰富观众体验,展览中还展示了人文版《红楼梦》历年采用的经典插图以及近年兴起的相关文创产品。

2024年3月新版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刘旦宅插图《红楼梦》。

年逾七旬的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张庆善,长期致力于推动《红楼梦》阅读传播和学术研究。展览揭幕式上,他回忆1978年第一次观看越剧电影《红楼梦》时,全场掌声雷动的场景。他认为,今天我们有更多的方式接触、了解《红楼梦》,看书、看电影、看《红楼梦》讲解视频……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传播。

嘉宾和人文社领导为展览揭幕

自媒体博主张志浩从一年多前开始制作解读《红楼梦》短视频,《红楼梦》解读在B站等平台上一直是热点,比如关于林黛玉形象与“情绪稳定”话题的讨论。当时,张志浩制作了第一期《红楼梦》的解读视频,发表自己对于林黛玉形象的理解。他发现很多观众愿意探讨这个话题,从他的视频中通过弹幕、评论的方式,结合《红楼梦》聊聊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这也成为一种传播、探讨《红楼梦》的新方式。

对于不同读者群体阅读《红楼梦》的问题,张庆善以不久前为小学生做《红楼梦》讲座为例,认为小学生并不是不能读《红楼梦》,而是可以从兴趣出发阅读,多欣赏《红楼梦》的人物美、游戏美、语言美。年长后可以通过阅读《红楼梦》感悟人生,感悟社会。张志浩希望大家不要畏惧《红楼梦》这样的大部头经典,希望有一个像金字塔基座一样的广泛阅读的人群,在通俗阅读的人群上可能有红迷,再往上可能有专业研究的学者,这是一个健康的阅读环境。

对于新版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刘旦宅插图《红楼梦》,张庆善分享了2022年修订的情况。这次修订涉及正文、校记、注释,共有近四百处。如第七十六回黛玉、湘云中秋联诗中的“冷月葬花魂”一句,1996、2008年时根据一些学者意见改为“冷月葬诗魂”,2022年这次修订,再次参考了大量学者论证、文献资料,重新改为更为合理的“冷月葬花魂”。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14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出版史料展”回溯经典七十年
《红楼梦》出版史料展带读者感受传统经典魅力
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出版史料展开幕
红楼版本知多少,红研所校注本《红楼梦》发布修订新版
最新修订本《红楼梦》即将推出,多本红学研究新作出版
出版40年发行近千万套 红研所校注本《红楼梦》再出修订新版
人文社推出《三国演义》整理本七十周年纪念版
对话作家、走进文学:人文社推出系列直播《相约星期二》
人文社举办海外版本展,输出《花腔》等作品海外版权
《三国演义》整理本出版70周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纪念版

网址: 经典穿越时空,人文社推出《红楼梦》出版史料展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185797.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