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家五年磨一剑:人生最难的,不是向前冲,而是回头看

原标题:麦家五年磨一剑:人生最难的,不是向前冲,而是回头看

“我可能从未像这么写作,触及到我内心深处的深处,正因为触及到深处的深处,甚至触及到最痛的地方,我潜意识里的悲苦被唤醒,然后不可收拾。”

用五年的时间写一本小说,对于作家而言意味着什么?在新作《人间信》正式“揭盖头”的日子,麦家交出了自己的答案。

3月26日,麦家应邀来到与辉同行直播间,正式宣布《人间信》面世。人间有信,山高水长。这本小说新作,是一本向内探求的沉静自省之书。

点击即可购买▼

当天晚上,《人间信》相关的话题冲上热搜,几十万网友共同见证着这对忘年知己的重聚。一个多小时的直播期间,不断有评论刷过:“直击心灵”“说得太好了,已经买了”。《人间信》也创下了与辉同行开播以来,作家访谈直播栏目,单册销售最高的好成绩。

从书名到内容,《人间信》都给人一种如实诉说的感觉,董宇辉说:“在灯下一个人摊开纸,徐徐地写着、徐徐地想着,有停顿,有后悔,写写改改,最后觉得不,我还是如实地去说,好像就是这种诉说的感觉。”

“我已没有任何秘密为你所掩盖,你也知道我内心所想的一切。”《人间信》故事与文字之赤诚,令董宇辉惊叹不已。

吐露所有内心的热衷和深思,直面过去不愿面对的伤害,是麦家此次写作的起点。麦家用最真切的情感,回望故乡与过去,讲述成长路上,那些挣扎着又重新站起的时时刻刻。

人生最难的,不是向前冲,而是回头看

01

与灵魂深处对话

“天下太大了,一本《人生海海》装不下,所以有了《人间信》。”

2019年,麦家写出了一部令无数人慨叹不已的《人生海海》,将笔锋从阴谋、战争、天才中拉开,选择走入人性深处,细细地叙写一个小小村庄的暗流,和一个传奇式的神秘上校。

然而,上校式的英雄人物,在《人间信》中已不复存在。比起直指人性高尚与荒唐的《人生海海》,新作《人间信》沉入生活的深水之中,试图打捞人心的幽暗、痛苦与挣扎,希望照亮那些远不及“伟大”的平凡之辈。

两本书从故乡里来,同根同源,但结出的果子并不相同。“如果说《人生海海》是一个东西的阳面,《人间信》可能就是阴面,是一体两面的,总而言之是一部往内心深处不停探伸的书。”

读者将要见证的,是一个艰难维持着生活秩序、又猝然被卷入漩涡的小家庭,和一个伤痕累累、栽过跟头、背叛过至亲的主人公。

麦家说,这本书“不是我的经历,是我的精神”。

要和灵魂深处的自己对话,并不容易,在这一点上麦家甚至有点“笨拙”。许多作品是用心血“熬”出来的,若不对头,还要重新开始,再来一遍。2022年,麦家其实已写过《人间信》的两稿,却仍然在不断琢磨,做着推翻重建的工作。

“我原来写作往往是先松后紧,开始觉得时间多的是,写得比较放松,但是有一天突然发现时间已经倒计时了......这时候我有一种迫切感,转眼四年过去了,五年这个书再推不出来,我有点对不起自己,所以我把自己闭关两个月。”

麦家将自己送到山上一个寺庙之中,不断与写作路上的心魔厮杀,试图触及一些更尖锐、更矛盾的东西,写到最后,失眠、食欲不振、心神不属等等问题一并袭来,招架不得。为他看病的医生一语道破:“这是把力气都用完了。”

他将自己彻底交给书中富春江边的蒋家村,交给那些琐碎但动人心魂的日常生活,写到动情处,他甚至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哭了。第二天,他才从别人口中得知自己的痛哭,回想起昨夜与书中人物血肉交融的时刻,豁然开朗:他已经把底细全盘托出,超越了过往的自己,没有遗憾了。

麦家坦诚地聊起这次写作时的失控:“我是一个‘老’作家了,但从没有为书中的人物痛哭过,这一次是崭新的体验。”

《人间信》就是这样诞生的,有许多泪水和纠结,但也有明亮的发愿和希望。因为这不是一本受苦的书,而是一本和命运叫板的书。一个有缺憾的主人公,注定并不中规中矩,也注定能在许多时刻击中读者:这个还没长大的男孩,犯过许多错,像我一样。

点击即可购买▼

02

被往事困住的人

“也许我们从来不属于个人,只是过去某种的继续和回应。”

什么塑造了个人?出身、经历,或是每一个遇见的人。过去像是一张庞大的网,把人困在原地。《人间信》的主人公“我”,就是那个被困住的人。

早逝的小姑,意外去世的爷爷,家庭的每一次变故,都让“我”身上的束缚更紧一些。而“潦坯”父亲,则是那个彻底困住“我”人生的人。父亲让“我”尝尽了抬不起头的苦涩滋味,让“我”一度对生活失去希望。但,少年人的志气,不容许自己的人生就停滞在这里。在不断激化的冲突后,这个还在上初二的少年决定出走。

他觉得,这一刻是顶点,也是起点,是天幕,也是壕堑,把他的过去和将来彻底隔开了。因为隔开了,所有过去和过不去的,都过去了,他要的就是这一点、这一刻——把过不去的过去隔开。

“我”终于摆脱家庭带来的束缚,满怀憧憬,向新生活驶去。过去似乎留在原地,但却从未消失。就像跟着火车奔跑想要为“我”送行的小妹,像一个来自旧日时光的影子,惊扰着我,也牵绊着我。

麦家自己也是一个“被困住的人”。被伤害过的,内心有痛的人,总会心怀愤怒,与过去割席。“在20年前甚至在15年前,我绝对没想到我有一天会写《人生海海》,更没想到会写《人间信》,因为那时候我对故乡还是怀着一种愤懑的心绪,那时候就想忘掉她。”

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麦家常常听玉置浩二的《别让我走》和皇后乐队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后者的歌词与这本书的意旨颇有相似之处:“妈妈,人生才刚刚开始,我却要远走,将一切抛下”。

过去似乎与自己再无关联,但,由过去编织而成的网,依然还笼罩在心头。

点击即可购买▼

03

改变一生的时刻:

是选择,还是命运?

在不耻于流泪的经历里成长,《人间信》并不回避那些狰狞、不堪的时刻,将成长的痛苦、选择的挣扎全盘托出。

……在短短几天内,既尝到差点哭死的味道,又尝到差点笑死的味道,好像在水里,又在火里,在天堂,又在地狱,有情又无情,有理又无理,一种说不清、颠倒错乱的味道。我觉得这世界真荒唐,后来我知道,这就是做人的味道,长大的味道。

这种颠倒的、无序的感觉,往往发生在成长的瞬间,似剥骨抽筋般疼痛,但也伴随着新生。和所不齿的过去彻底决裂,迎来新的生活,所有人都期待这样美满的结局。但麦家关心的,永远是结局的下一步。决裂并不意味着放下,恨好像没有尽头。他看着书中志得意满的“我”,无声地提醒着:人生最难的,不是往前冲,而是回头看。

也许,比决裂更难的,是解放过去。

在小说的后半段,“我”突然被命运赋予了一个与家庭和解,与过去重新连接的机会。往事像风,和数年的变故一起奔涌而来,而“我”猝不及防,又似早有防备。

我像收到了死里逃生的顶礼,不知是惊险,还是惊喜,总之把我击穿了,抽空了,虚空得我差点跪下来。我在心里喊:“妈,你听见了没有,这绝对是个混蛋!你可以原谅我了吧?”

至少我原谅了自己。

《人间信》的创作过程对麦家而言同样也是一次解放。他重新走近、回望被玷污被伤害的过去,去试图触摸恨的尽头,感知内心的博大与宽厚。“我在寻求救赎,同时也想帮助我的读者,比如说内心曾经被困住的、被为难过的、被怨毒过的,能不能放下、能不能和解,人需要这种鼓励,同时也需要这种解放。”

命运和个人意志相互缠绕,漂泊和归来融为一体,透过成长的挣扎,麦家描绘了敏感的少年与世界对撞的旅程,精准地体认了那些不被承认的痛苦,以及不被看见的伤痕。

归根到底,认识自己,认识世界,需要一生的时间。看见泪水,是与过往和解、与伤口和解的第一步。

点击即可购买▼

04

书里那个更大的世界,

与你有关

“写作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自我疗愈,我觉得我把内心最深的痛点抚慰了、治疗了。”麦家把《人间信》的创作看作是一种疗愈方式,尽管过程总是难熬,伴随着泪水、失眠,透支的身体。但写下故事的最后一刻,麦家获得了比从前更加轻盈的内心。

有些痛苦和遗憾,只能慢慢由时间治愈。但文学,也能成为治愈的另一种药方。

“人缺位的时候,文学一定会补位。”在现实生活中,文学尽管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但它也许“在人生关键的时候,就会成为你化解苦难、甚至是帮助你能活下去的一种理念”,麦家如是说。

被书籍治愈的麦家,也希望能以写作带给读者勇气。这本《人间信》,就写给那些需要被尊重、被看见的人们,想要联结一颗颗孤独的心。

“我是一度被困在童年中的人,内心有个幽灵,这本书是驱赶幽灵的,寻求解放的,同时也想助力那些像我一样曾被过往和缺憾困住的人。”

《人间信》,暗含着麦家给所有普通人的寄语:相信人间总有一条通往真实的道路,也相信在那条道路的尽头,你终将与那个完满、坚定的自我再度相逢。

点击即可购买▼

THE END

点击即可购买▼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梁漱溟文化思想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严晓星:漫谈金庸|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徐新对话刘成|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叶檀读者见面会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四姝昆曲雅集: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8)|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谢辰生口述》 |《袍哥》| 《年羹尧之死》| 《朵云封事》|《两性》|《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东课楼经变》|《旧影新说明孝陵》|《光与真的旅途》|《悲伤的力量》|《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书事》 |《情感教育》 |《百年孤独》 |《面具与乌托邦》| 《传奇中的大唐》| 《理解媒介》|《单向度的人》|《陪京首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诗经》|《霓虹灯外》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拉扯大的孩子》 |《子夜》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骆驼祥子》 |《朱雀》 |《死水微澜》|《通往父亲之路》 |《南京城市史》(新版) | 《被困的治理》 |《双面人》 | 《大名道中》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 《九王夺嫡》|《乡土中国》 |《白鹿原》|《冯至文存》|《在城望乡》 |《海阔天空》 |《遗产的旅行》| 《城堡》 |《被遗忘的一代:第四代导演影像录》 |《了不起的盖茨比》 |《南京城市现代化路径研究》|《湖中之云》|《社会变革的棱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麦家五年磨一剑:人生最难的,不是向前冲,而是回头看
「人生最难的不是选择,而是放弃。」
人生苦短,不可回头看
沉淀五年,麦家全新长篇重磅归来:一封《人间信》,寄与山高水长
回头看,每个细节都是答案
书写普通人的爱恨悲欢 麦家新作《人间信》首发
麦家:每一个人的人生都应该从阅读出发
《人生海海》之后,茅奖得主麦家出新作《人间信》
文化观察:麦家为啥说“不要太在乎诺贝尔文学奖?”
董宇辉、麦家直播间再聚,新书《人间信》抖音电商首发

网址: 麦家五年磨一剑:人生最难的,不是向前冲,而是回头看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18441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