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祖查继佐与吴六奇的渊源——重读《聊斋志异·大力将军》

原标题:金庸先祖查继佐与吴六奇的渊源——重读《聊斋志异·大力将军》

金庸先生在其武侠小说的封笔之作《鹿鼎记》的开篇第一回“纵横钩党清流祸 峭茜风期月旦评”,写到吕留良、黄宗羲、顾炎武三位明末清初的大学者冬日相聚,密议反清复明的大事。

顾炎武在嘉兴城中买来一份邸报,见上面详细开列了当时震动江南士人的一桩文字狱大案——明史庄廷龙案的涉案人员名单。

不过在这份邸报上还特别提及上谕中的一句话:查继佐、范骧、陆圻三人,虽列名参校,然事先未见其书,免罪不究。上谕中提到的第一个人查继佐,字伊璜,浙江海宁人,也是本书的作者金庸先生关系较近的一位远祖。

金庸在小说中写到当时在场的黄宗羲看了,非常肯定地说:“此事必是大力将军所为。”黄宗羲口中的这位大力将军,就是《聊斋志异》里的《大力将军》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吴六奇。

按照蒲松龄在这篇小说里的叙述,当初查继佐对这位大力将军吴六奇有知遇之恩。

查伊璜,浙人,清明饮野寺中,见殿前有古钟,大于两石瓮,而上下土痕手迹,滑然如新。疑之。俯窥其下,有竹筐受八升许,不知所贮何物。使数人抠耳,力掀举之无少动,益骇。

乃坐饮以伺其人;居无何,有乞儿入,携所得糗糒,堆累钟下。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已复合之乃去,移时复来,探取食之。食已复探,轻若启椟。一座尽骇。

查问:“若个男儿胡行乞?”答以:“啖噉多,无佣者。”查以其健,劝投行伍,乞人愀然虑无阶。查遂携归饵之,计其食,略倍五六人。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

文中这位落魄潦倒的年轻乞丐,就是后来功成名就的大力将军吴六奇。他在得到查继佐的资助之后,投身行伍,在军队中出生入死,在战场上一刀一枪,凭借军功当上了将军。

蒲松龄在这篇《大力将军》的文末特别提到:后查以修史一案,株连被收,卒得免,皆将军力也。这句话也就是金庸先生在其小说《鹿鼎记》里前面提到的,黄宗羲的那番话的所本。

蒲松龄又以“异史氏曰”的形式对这件事情做了一个简短的点评:厚施而不问其名,真侠烈古丈夫哉!而将军之报,其慷慨豪爽,尤千古所仅见。如此胸襟,自不应老于沟渎,以是知两贤之相遇,非偶然也。

顺便提一下:金庸在《鹿鼎记 》中对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这个故事,借黄宗羲之口重新做了一番叙述。不过金庸主要的参考资料是书名为《觚剩》中的《雪遘》一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对照阅读一下。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金庸先祖查继佐与吴六奇的渊源——重读《聊斋志异·大力将军》
在故乡重读金庸:魅力永存的想象世界
一个嗜酒如命的酒鬼——重读《聊斋志异·秦生》
浙江海宁金庸故居正式开放
嘉兴媒体“旧报重读金庸情”:这美好在他的故乡会继续书写
金庸作品为何执着于“反清复明”?他家祖上有多大仇?
百年金庸的故乡情结
复原当年生活场景,浙江海宁金庸故居正式开放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
金庸诞辰百年|专访沈西城、吴思远: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

网址: 金庸先祖查继佐与吴六奇的渊源——重读《聊斋志异·大力将军》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18270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