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潮起来!他让明油纸伞火到国外
原标题:非遗潮起来!他让明油纸伞火到国外
湘潭的木屐,益阳的伞。距今已有400年历史的益阳明油纸伞闻名已久,但流传至今,工艺复杂的明油纸伞逐渐被量产的工业制伞所取代。作为明油纸伞的第12代传承人,曹正新深感自己责任重大。
“除了传承明油纸伞,找到创新之道也势在必行,要让非遗潮起来。”4月8日,曹正新讲述了自己的梦想和坚持。
耳濡目染,择一事终一生
“我的生活就是三点一线,工作室后山的竹林、工作室和卧室。”说话的间隙,曹正新的手并未停。双手执线,来回在伞骨之间穿梭,油纸伞的雏形缓缓诞生。曹正新位于湖南益阳的工作室内,满是制作油纸伞的工具,不少刚刚完成的成品也摆放其中。
“23岁开始做油纸伞,到现在已经38年了。”从小出生在“油纸伞世家”的曹正新,对油纸伞有着格外的眷恋。家人是他的启蒙老师,他从牙牙学语就看着父母制作油纸伞。23岁那年,他正式进入当地的油纸伞厂,开始系统学习。
“一把手作的油纸伞想要做好、做精并不容易,我学了好几年才算出师。”曹正新介绍,一把小纸伞,不但材料需要精挑细选,制作步骤也十分繁琐。明油纸伞是益阳的传统名优产品,取材于当地漫山遍野的楠竹、松木、桑树皮,从制作到成型,需要70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不能有丝毫马虎,最难的要数制作刷在伞面的桐油。”
桐油即“明油”,这也是“明油纸伞”名称的由来。桐油是油纸伞防水防潮的关键,但熬制桐油却十分磨人。“熬制桐油,火候和时间拿捏十分关键,如果把控不当,桐油便不能使用。”正是因为制作不易,在曹正新看来,每一把明油纸伞都独特且具灵魂。
敢于创新,让非遗潮起来
掌握了制伞的核心技术,离开县伞厂后,曹正新和妻子开始在家做伞。随着明油纸伞在旅游市场大受欢迎,接的单多了起来,夫妻俩把伞厂的老艺人们请了回来,一起做伞。2016年,益阳明油纸伞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曹正新成为“益阳明油纸伞制作技艺”第12代传承人。
“相比起国内,我们的油纸伞在国外更受欢迎。”曹正新介绍,益阳油纸伞在东南亚国家销量最高,订单量多的时候有几十万。比起国外的销售火热,曹正新更期待益阳油纸伞能够真正走入每一个国人心中。2000年开始,曹正新带着益阳油纸伞走进校园。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工艺美术协会的成员就会聚在一起交流。”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曹正新对油纸伞面的绘制进行了创新,融入湘绣、扎染等元素,明油纸伞不再是一家独美。
“不仅带动了油纸伞的推广,也宣传了其他非遗技艺。”曹正新深知,只有创新和传承并驾齐驱,才能打破发展困境。为此,已过花甲之年的他,仍在努力前行的路上。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田甜 通讯员 吴湘柳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沉浸式古街艺展 让非遗“潮”起来
广西玉林:创意赋能 让非遗技艺“潮”起来
“世界围屋之都”江西龙南:让非遗传承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潮漆馆:依托农文旅让非遗工艺潮流起来
数字化赋能文化传承 让非遗“活”下去,“潮”起来
千年古城江苏盱眙非遗展演让传统文化“潮”起来
青海同德:他让小小毡帽“潮”起来
非遗IN节庆 | 一把伞撑起中国范儿,新晋网红国风油纸伞的高颜值秘密
让非遗传承人“富起来”,才能让非遗传承“活起来”
文化“两创”非遗“说”:“活”起来,“火”起来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22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716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62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07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12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58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4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55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04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