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反思社会学之现状:通才还是专才?理论还是实践?

原标题:圆桌|反思社会学之现状:通才还是专才?理论还是实践?

【编者按】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变迁的世界。在社会科学界,我们观察到问题意识似乎悄然发生着转变,过去流行的分析工具开始被更多地批评和反省。在具体的知识生产中,跨国的经验和理论对话正在遭遇新的阻力,年轻学人的成长和实践面临着新一轮的迷惘和挣扎。几个月前,随着香港大学刘思达教授在北大社会学刊创刊号上发表《二十年目睹北美社会学之怪现状》一文,这些议题在过去几个月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争辩。城识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的赵益民教授、北京大学的程莹教授、同济大学的唐敏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的战洋教授,与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博士候选人刘烨、荷兰莱顿大学在读博士生杨一萌围绕这些议题展开讨论。本文为城识编辑部与澎湃新闻合作刊发的文字稿。

4. 通才还是专才?年轻学人的成长之路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AIGC如何从“通才”到“专才”?摆脱“数字负累”,才能专注创新
传统法学理论的转型升级——评《系统论法学新思维》
李公明︱一周书记:社会学的任务与鲍曼的……乌托邦
对“重启的世界:民族志与反思人类学”圆桌论坛的观察与思考
赏读|置身时代的社会理论
《数字社会学》 | 社会学家对社会,要像朋克音乐学家一样敏捷
新知|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史蒂文·塞德曼的经典教材《置身时代的社会理论》出版
高校专家在省察与反思中建构儒学理论 回应时代议题
《终始:社会学的民俗学》|每日一书
书单丨人伦、耻感与关系向度——儒家的社会学研究

网址: 圆桌|反思社会学之现状:通才还是专才?理论还是实践?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17327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