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诗中的成都是什么样?168万网友元宵节听阿来娓娓道来
原标题:岑参诗中的成都是什么样?168万网友元宵节听阿来娓娓道来
封面新闻记者 王一理 摄影 李惠军
“成都与维扬,相去万里地。”这是岑参在成都送别友人南下时写下的《万里桥》,在公元766-769年期间,他在成都究竟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2月24日,由川观新闻、封面新闻、上行文化主办的阿来系列讲座——“唐宋诗中的巴蜀与成都”第四讲,在阿来书房举行。在这一讲中,阿来通过对岑参的《严君平卜肆》《张仪楼》《升仙桥》《万里桥》《石犀》等的讲解,娓娓道来巴蜀与成都文化的时代画卷。
阿来“岑参蜀中诗”第四讲现场
当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阿来的讲座始于一首与元宵节相关的词。“我今天首先想到的不是岑参,而是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阿来说,今天我们也算是寻找,但是我们寻找的不是具体的人,寻找的是岑参写的诗以及诗里的唐代。
在上一讲中,阿来讲解了《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先主武侯庙》《文公讲堂》《司马相如琴台》等岑参诗作精品。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到,岑参曾在成都登高望远,思接千载,曾前往武侯祠凭吊诸葛亮,到琴台去感喟司马相如,还去看了扬雄的草玄堂。在这场讲座里,阿来先生带着读者完成一场品读诗人家国情怀,穿越人文历史时空的美妙之旅。
阿来
在现场观众提问环节,当被问到自己最喜欢的描写成都的诗句,阿来坦言:“杜甫的两百多首,至少有一半都写得很好。写成都最好的就是《春夜喜雨》,他对成都最深情的是《怀锦城居著二首》,以及《杜鹃行》《石犀行》《石笋行》等。”
古往今来,虽然有太多文人墨客途经成都时,都写下了他们对成都的吟咏,但是在阿来看来,岑参是始终在探索的,“他到成都来还有别的诗,也是五言古体,但那都是比较偏古、比较长的,但只有这几首,看古迹。论时事还是比较长的,比较好的,他是有意的,是一个诗人的不满足。”阿来说。
谈及如何建议当下的年轻人怎样在驷马车和楚客之间作取舍?“我不愿意给人建议,因为每个人的道路,每个人的生活,是自己选择的,时代不一样,我从来不认为一个人有资格给另外一个人做人生规划和建议。”阿来认为,车跟客非常契合,没有车就去不了远方作客,有车才能去远方,人就是这样的,一个是不断向往远方,向往远方的同时也会不断回望,这两者并不矛盾。
现场观众记笔记
讲座结束后,现场的读者听完依旧酣畅淋漓,纷纷排队去领阿来老师的书签。说起今天聆听讲座的感受,从事地产行业的曾女士告诉记者:“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但是今天从阿来老师这里了解到了很多之前没有了解过的有关成都的历史,因为阿来老师本来就有很深的造诣,通过这个讲座给市民进行普及,我觉得是一种很好的传承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封面新闻直播之后,吸引网友在线围观。截至记者发稿前,【从纪行诗中回望大唐成都, 元宵佳节与阿来共读“岑参蜀中诗”】直播,封面直播客户端观看量97.7万;封面新闻微博、封面新闻视频微博、手机百度观看量71.1万。全网观看量共计168.8万。
据了解,在这个系列讲座里,阿来除了细讲岑参,还将细讲范成大、陆游等人。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岑参诗中的成都是什么样?168万网友元宵节听阿来娓娓道来
“唐宋诗中的巴蜀与成都”系列12月16日将启 阿来开讲“岑参蜀中诗”
边塞诗人从西域入蜀为何文风大变?阿来元宵节细讲“岑参成都诗”
本周六首讲 阿来详解“岑参蜀中诗”
“盛唐诗歌的帷幕,是在四川合上的”
听阿来讲杜诗感受杜甫的成都朋友圈
听阿来阐述诗圣笔下的“忧国与怀乡”
李白念之思故乡 岑参借其叹年华
听阿来讲杜诗 感受诗人的深情表达
阿来讲杜诗吸引近144万网友围观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1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703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60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0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09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5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44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46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04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