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年轻时学点什么,中年时能受益终身
原标题:《学法》:年轻时学点什么,中年时能受益终身
《学法》:年轻时学点什么,中年时能受益终身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是世人眼中的逆袭典范。
他出身草根,学历平平,却创立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还在78岁时力挽狂澜拯救日航。
创下一个个商业奇迹的同时,他还总结出一套风靡全球的“人生哲学”,获得马云、任正非等知名企业家的赞赏与追捧。
然而,功成名就如他,一路走来也经历过不少坎坷,他曾坦言:“年轻时的我,做任何事情都不顺利,事与愿违,屡屡落空。”
但在最绝望之时,他也没有破罐破摔,反而在心智、人格、思维等方面不断精进,将自己的人生推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为了帮助到更多人,他一手创办盛和塾,大方地分享了多年来转变自我的经验与思考。
盛和塾相关负责人赵君豪,将精华内容整理成册,汇集在了《学法:稻盛和夫经营学入门指南》一书里。
年轻时多读读这本书,学学稻盛和夫的智慧,你的下半生便会受益无穷。
1
学会投资心智
《学法》中,稻盛和夫提到一个词叫“不善书”:
即让我们远离书本、丧失思考能力的互联网信息,包括游戏、短视频、快餐剧等。
他认为,这些纯粹满足娱乐的内容,犹如令人上瘾的廉价毒药。
看得多了,人心便如脱缰野马,拼命追着享乐的欲望奔跑,一刻也停不下来。
而一个人想要进步,必须学会摒弃垃圾快乐,将有限的时间用在投资心智上。
稻盛和夫初入职场时,很快就发现自己学识不够,能力也不足。
因此,他利用一切碎片时间,不停地筛选、阅读经典好书。
别人忙着聊天打牌时,他在研究大部头的技术专著;
别人出去聚餐唱歌时,他在思考深奥的哲学及宗教智慧。
他的办公室、家中随处堆放资料和报纸,就连浴池边上也摆着一大摞书。
每天下了班,不管多忙多累,他都会拿起书本读上一两页。
读到有感触的地方,他还会用红笔画线,反复咀嚼。
日复一日的阅读和学习,助他脱颖而出,最终成为了行业中的佼佼者。
由此可见,读书,就是投资心智的最佳途径。
尝到读书的甜头后,他不止一次告诫年轻人:
每读一部经典,都是在为自己的内心建立“根基地”。
一本好书、一份感悟、一段饱含能量的文字,会逐渐累积成一座牢不可破的精神堡垒。
当你迷茫无措时,能从前人的智慧中找到希望;在你受伤跌倒时,也能在巨人的肩膀上汲取能量。
多读书,读好书,精神上的开悟与启迪,心智上的开窍与觉醒,都会成为你不断攀登的力量源泉。
2
学会精进人格
《学法》中提到,自年轻时起,稻盛和夫就养成了时时反省的习惯。
每天早上,他都会站在镜子前,一边洗脸,一边回顾自己的所思所行:
“有没有让别人感到不快?待人是否亲切?有没有言语傲慢之处?有没有自私自利的言行?”
但凡有不当之举,他就会脱口而出“神啊,对不起”,并督促自己立即改正。
他说:
如果你不在自己心灵的庭院播种美丽的花草,那里就将杂草丛生。就是说,如果你不反省,你的内心将长满杂草。
这世上没有不犯错的人,尤其在涉世未深之时,一不小心就会踩到坑、走错路。
然而,每一次失误,每一个漏洞,都是你不断完善自我的契机。
同为“经营之圣”的松下幸之助与本田宗一郎,也将反省当作人生的信条。
松下幸之助认为:人在越顺利的时候,越要保持高度警惕,因为意外往往就在这时出现。
所以,无论每天工作有多忙碌,他都会抽出一小时来复盘、反思。
发现员工犯错时,他也会严肃指正,并要求他们深刻检讨。
久而久之,公司上下流程明晰,处事高效,发展得越来越好。
本田宗一郎则性情冲动,年轻时经常说错话、做错事,惹来不少争议。
随着责任越来越大,他开始反省不当之处,努力提升修养。
渐渐地,他行事愈发沉稳,待人接物也更加随和,获得了行业内外的尊重。
一个人即使再优秀,也没法做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懂得向内审视自己,你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和疏忽。
有句话说:自大者自困,自省者自渡。
人若不能自省,便会如笼子中的困兽般,一步也动弹不得。
当你反观己身,弥补不足,不断拔高自己,便能毫不费力地破笼而出。
3
学会心怀正念
书中说,稻盛和夫曾被人称为“背着太阳行走的人”。
因为工作需要,他常常去各个国家和地区出差。
有很多次,他还没上飞机,就听说目的地风雨交加。
可他到达以后,那里已由阴转晴,丝毫不耽误他的行程。
周围的人很惊讶,问他:你为什么总有一个好运气?
他笑着开玩笑道:“只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再糟糕的境遇也能变得顺风顺水。”
他坚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磁铁,能吸引到自己心中所想之事。
心怀正念,凡事往好处想,命运自会往好处走。
创立京瓷时,稻盛和夫接到的第一笔订单,来自于松下电器。
松下提出要求:产品稍有瑕疵,就会全部退回,并找他索取高额赔偿。
下属纷纷劝他别冒风险,他却态度坚决地说:“只要我们相信能行,就一定能完成。”
签下订单后,他便搬进工厂,与员工一起加班加点。
第一批产品反馈“不合格”,他也没有气馁,继续想尽办法优化。
经过半年多的打磨,松下终于向他们发出产品合格通知。
从那以后,京瓷包揽了松下的高标准订单,一跃成为业内顶尖。
稻盛和夫感慨:“心之力,能够带来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
外界的一切,不过都是每个人内心的投影。
满腔悲观消极,走到哪里都躲不掉暴风雨;心态积极乐观,再糟糕的境况也能焕然一新。
越是容易心浮气躁的年纪,越要尽早修炼好你的心念。
无论遇到什么挫折,或冥想,或坐禅,尽可能地让自己平静下来。
保持正念,创造一个良性的磁场,好运自会不断来光顾你。
4
学会武装头脑
稻盛和夫在分享会上,问过大家一个问题:
街边那些小食品店,几乎全年无休地营业,规模却很难做大,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问题出在了思维方式上。
大多数经营者,只进行笼统的核算,不会具体分析每种食品的销售额。
虽然账面上显示盈利,但很有可能只有精肉赚钱,蔬菜、水果都在亏钱。
唯有转变思维,分类统计与核算食品,再依照数据制定新的销售策略,生意才能越来越红火。
无论做什么事,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提升思维得能力。
《学法》中还介绍了一位盛和塾塾员,经营着一家设计公司。
随着订单增加,设计师们总是抱怨自己干得多,同事干得少。
这位塾员一听,心想:既然做不过来,干脆多招几个人吧。
可新员工入职后,员工间的矛盾并未减少,效率也没有提高。
直到跟随稻盛和夫学习时,他才明白,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太过浅显。
公司需要的不是人手,而是清晰透明的工作流程。
于是,他重新细分了设计任务,并针对细分后的环节设置了标准工时。
工作量化,多劳多得,激发了员工的动力,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
思维,可以是最大的壁垒,也可以是最强的武器。
稻盛和夫提出过一个很著名的公式:成功=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热情和能力不可或缺,但最关键的因素还是思维。
思考对了,就能直击本质,从根源出发,最终事半功倍;
想法错了,却会南辕北辙,越拼命越失败,落得一事无成。
有深入思考的能力,你的勤奋和付出才有意义。
5
学会持续利他
稻盛和夫深信“一壶水哲学”:人这一辈子,总会遇到“缺水”的时候。
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你递过去“一壶水”,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
等到你落了难,他们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报答你。
因此,经商多年,他从未亏待过跟随自己的员工。
哪怕在京瓷经济最窘迫的时候,他也没有拖欠工资,更不会解雇职员。
员工们深受感动,加倍努力地工作,帮助京瓷渡过难关,一跃成为世界五百强。
《学法》中提及,拯救宣布破产的日航时,稻盛和夫也始终秉持着一份“利他心”。
他自己可以不要薪水,却想尽办法为员工涨薪,给予他们比从前更好的待遇。
他还积极引导员工:多从乘客的角度想想,怎样才能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服务?
受他的影响,员工们一改过去敷衍了事的工作态度。
以前,值机柜台人员办理手续时,只会生硬地照章行事,懒得多说一句话。
现在却热情地跟乘客打招呼,并耐心询问乘客是否有其他需求。
机长进行机内广播时,原本也只会照本宣科,把同样的文案重复上百遍。
如今却变着花样更新内容,并为当日搭乘的乘客定制专属文案。
短短两年八个月后,日航便凭借高质量服务大获好评,重新上市。
外界称赞稻盛和夫了不起,以一己之力挽救了一个濒危的企业。
他却说:在这个世上,仅仅凭借自力,所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
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借助另一种“他力”。
所谓的“他力”,就是利他的能力。
你今天帮别人撑一次伞,别人明天也会为你铺一段路。
以利他的格局吸引到善缘,凭无私的善念交换回助力。
当你凡事以他人需要为先,视他人利益为重,你的福报也会源源不断像你涌来。
利他即利己,学会顾全他人,最后成全的,其实也是你自己。
▽
经常有人问稻盛和夫,人在年轻时最要紧的事情是什么?
他用短短八个字回答:提升心性,磨炼灵魂。
在他看来,所谓人生,归根到底,就是一分一秒的持续积累。
看似巨大的转变、惊人的伟业,都是在日复一日中,用一砖一瓦搭建起来的。
要相信,命运并非一成不变,你随时可以调整速度,更改方向,去往理想的目的地。
点个赞吧,从现在开始潜心修炼,要不了多久,你就会收获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作者:洞见·许朝暮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人在年轻时做点什么,才能受益终身
人到中年,只有这3样东西靠得住,坚持下来你将受益终身
一个人晚年所有的“苦果”,都是中年时种下的“因”
朋友圈激励人心的经典说说,充满正能量,读读受益终身
76岁大爷:年轻时打说女子儿女,老年时无家可归,悔之晚矣
当年她眉间那颗痣太绝了,可惜后来为了玄学点掉了
女生晒姑父年轻时的照片,惊艳众人。网友:怪不得能追上小姑
首席连线丨中金公司彭虎:大模型迭代中算力基础设施或更受益
夜读 | 直线做事,曲线做人,读懂受益一生
为什么道教要先拜师、有师承,才能开始修道学法?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1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703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60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0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09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5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44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46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04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