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鼓楼:“龙”非遗进社区 非遗艺术送祝福
原标题:江苏徐州鼓楼:“龙”非遗进社区 非遗艺术送祝福
中新网徐州12月20日电 (朱志庚 王月蒙)2024年甲辰龙年即将到来,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非遗项目传承人提前设计创作龙年主题作品。近日,非遗项目传承人们来到鼓楼区九里新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非遗体验活动,为大家带来融合非遗技艺与龙年生肖的作品,一展“指尖上”的年味。
“龙墩墩”面塑制作中。王月蒙 摄
顶着犄角昂首而立的“龙墩墩”面人、“腾龙”于方寸间的水墨画,盘龙造型的糖画……在九里新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现场,各式各样的“龙”作品让人目不暇接。“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也是神圣、吉祥、喜庆的代表。马上到龙年了,家里有‘龙’图个喜庆。”徐州市鼓楼区非遗传承人刘敏介绍,“之前‘冰墩墩’很火,借鉴‘冰墩墩’创意与中国龙文化结合,我设计了面人‘龙墩墩’。”
面人也称面塑、年模、面花,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在活动现场,刘敏用加了彩色石蜡的面粉、糯米粉作原料,经过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了龙的身、手、头面,不一会儿,一只“龙墩墩”脱手而成。
水拓画作品《游龙戏水》。王月蒙摄
鼓楼区非遗传承人刘学民现场展示了一幅水拓画作品《游龙戏水》。“水拓画是用容器装满水,在水中添加颜料,并根据作画者构思使颜料在水中自由流动,形成纹理,最后取宣纸覆于水面,用纸的吸收性作画。”刘学民说。
非遗传承人进行木刻创作。王月蒙摄
活动现场,徐州市非遗传承人王庆龙一手固定住一块木板,一手持细刻刀,一刀一刀在“龙身”上绘出鳞片,点出“龙眼”,一条红色祥龙跃然指尖。王庆龙介绍,木刻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就是通过木刻的形式产生的。木刻的出现源于我国古代凸凹艺术,如镌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汉画像石刻,肖形印等优秀文化。木刻是装饰语言的表达,是作者运用图形符号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非遗传承人用小汤勺舀起熔化了的糖汁飞快地来回浇铸进行糖画创作。王月蒙摄
糖画是童年的甜蜜回忆,来自鼓楼区的非遗传承人柴建启用小汤勺舀起熔化了的糖汁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龙的矫然昂首,龙鬃飞洒,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这一糖画寓意富贵吉祥、福寿绵延,衬托出节日的喜庆气氛。“糖画是地道的民间画种,颇具特色的街市艺术。将龙用糖画形式展现出来,祝福大家龙年如糖画一样甜甜蜜蜜。”
草编的“行龙”,嘴里含着一枚圆珠,龙爪分明、活灵活现。王月蒙摄
“我们还有草编的‘行龙’,嘴里含着一枚圆珠,龙爪分明、活灵活现。”徐州市鼓楼区有关负责人介绍,鼓楼区将进一步用好本地的非遗人文优势,开展有文化承载力和创造力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赋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徐州铜山:让非遗走进群众、拥抱市场
重阳节博物馆送祝福进社区,老人过节体验非遗民俗
大丰非遗亮相江苏青年技能周,两位非遗传承人大展工匠精神
“非遗进社区 文脉共传承”社区艺术展在海口开展
西城文艺家重阳前夕送非遗展演进社区
安徽淮南:非遗传人进社区传统文化显魅力
行走赣鄱看非遗:江西万载古城非遗表演忙
山东临沂:非遗戏曲进社区
“元先”非遗云锦现代艺术美学展沪上开展
传承“非遗” 绘就“同心圆”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1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70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60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0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09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5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44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46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04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