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对谈录》——十位重量级艺术家、美术史学者的顶级对话

原标题:《中国山水画对谈录》——十位重量级艺术家、美术史学者的顶级对话

许钦松 邵大箴 郎绍君 薛永年 潘公凯 易英 朱良志 尹吉男 余辉 吴为山

十位重量级艺术家、美术史学者的顶级对话,从零开始的中国山水画通识读本

以今人眼光看传统艺术,以传统视角反观今日

收录近二百幅古今中外艺术名作彩图

《中国山水画对谈录》

许钦松 编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年1月

978-7-208-18115-1

内容简介

九场重量级对谈,直面山水画关键问题:为什么中国人钟爱画山水?千年来山水画经历了哪些变革与发展?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有何区别?山水画的笔墨和书法笔墨有何关联?画家的修养和性情如何影响作品?当代人如何面对山水画传统?

早在南北朝,宗炳便以《画山水序》奠定了山水画的理念;此后历朝历代的画家创作了大量不朽名画,这些作品至今仍是艺术创作者取之不尽的灵感来源。本书收录了许钦松与邵大箴、郎绍君、薛永年、潘公凯、易英、朱良志、尹吉男、余辉、吴为山九位艺术史家、艺术评论家的对谈,循序渐进并深入浅出地讨论了中国山水画传统,以及现当代山水画的意义如何重建。

对谈山水画,既是解读前人,也是阐释自己。进入对话,随经典画作穿越千年.溯源中国人的审美基因。

作者简介

许钦松,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现任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著名山水画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对谈嘉宾简介

余 辉,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书画鉴赏家。

朱良志,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曾任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高级研究员。

薛永年,曾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

尹吉男,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所美术知识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学系特聘教授,故宫博物院古书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易 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美术》主编。

邵大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

郎绍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副院长。著名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

吴为山,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院长。

潘公凯,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著名教育家、理论家、画家。

主持人:赵超,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中国思想史与书画专业博士,浙江理工大学美术理论教师。

目录

对谈嘉宾介绍

第一讲 为什么中国人钟爱画山水

余 辉、许钦松

第二讲 好的画家先修身,再作画

朱良志、许钦松

第三讲 山水画的传统文化特性

薛永年、许钦松

第四讲 历史变革中的山水画

尹吉男、许钦松

第五讲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

易 英、许钦松

第六讲 不同于“风格”的“性情”

邵大箴、许钦松

第七讲 笔墨是山水画的语言

郎绍君、许钦松

第八讲 山水画的“工”与“匠”

吴为山、许钦松

第九讲 当山水画教学进入美院

潘公凯、许钦松

后 记

《中国山水画对谈录》

我是一位痴迷于山水画创作、画了大半辈子山水画的“老资格”山水画家,颇得山水之三昧。在经过一次次的尝试与突破,走过一个个高峰后,我希望能回到原点,暂时平复创作的激情,从理论的高度冷静、客观地来重新认识中国山水画,反思我的山水画精神。但我知道,要客观、准确、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山水画艺术属性和追求的目标,还得向专门的艺术理论家们讨教,正所谓“善写者不鉴”,不惟书者,画者亦然。于是便有了这本《中国山水画对谈录》的初步构想,希望能以与当代重要艺术理论家对谈的方式来呈现我山水画创作的思想,并对我自己的山水画创作生涯作阶段性的回顾与总结。

在2014年我便托好友帮我物色人选,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赵超博士进入视野。赵超博士精通艺术,自小习画,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的本科、硕士;硕士一年级北欧游学期间立志研究清楚中国艺术根本精神,二年级开始跟随金观涛先生研习哲学,博士毕业时跟从金先生游学五年矣,已完成中国山水画起源最重要的部分山水画论研究,可谓学有小成。既通哲学、又懂艺术,那么由他来主导研究,再合适不过。于是我给予了他充分信任,他接受了这个挑战。

在经过多轮沟通后,赵超博士给出了对谈的九个主题:“道统”“修身”“性情”“笔墨”“术能”“教学”“传统”“体外”“革新”,并拟出了每个主题大致的对谈纲要。这九个议题每三个一组,前面偏内学,后面偏外学,都很重要。在选定主题后,我们便开始思考对谈的人选。我由于职务上的原因,和许多理论家都有工作上的来往,最后因缘际会,确定了各位对谈的理论大家,其中“道统”议题和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专家余辉先生对谈;“修身”议题和中国美学史家朱良志先生对谈;“性情”议题和艺术理论家邵大箴先生对谈;“笔墨”议题和现代中国艺术史家郎绍君先生对谈;“术能”议题和重高技术传统的雕塑领域大家吴为山先生对谈;“教学”议题和教育家潘公凯先生对谈,因为潘天寿先生建立了国画现代教学体系,为潘公凯先生熟知;“传统”议题和中国古代美术史家薛永年先生对谈;“体外”议题和西方艺术史家易英先生对谈;“革新”则是和艺术理论家、艺术批评家尹吉男先生对谈。

诸位学者不仅学识广博、具有通盘的专业知识,更在自身的领域里有极具深度的理解认知和极高的建树。九个对谈共进行了三年之久,这三年的对谈不仅使我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艺术精神,也在对古代山水画和现代山水画的深入广泛的讨论中获得了新知,我所获良多。而这些对谈内容之丰富、思想之有趣、规格之高是这么多年来所罕见的,我相信这些有价值的谈话也一定会对山水画爱好者们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也将这九个对谈按照易于读者理解的方式进行编排出版,以飨读者。

最后,再次向与我对谈的九位先生:余辉先生、朱良志先生、薛永年先生、尹吉男先生、易英先生、邵大箴先生、郎绍君先生、吴为山先生、潘公凯先生表达诚挚的感谢!

许钦松

2023年8月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美术史学者薄松年先生收藏的民间剪纸首次亮相
十位顶级欧美女神,你最喜欢哪一位!
名家绘画瓷盘展:瓷器串联起的近现代海派美术史
专访巫鸿(上):什么是新的“全球美术史”
活动报名、直播预告 | 巫鸿、黄小峰对谈,重探中国绘画
这本书,记录十位中国古典文学名家的治学门径与心路历程
深入挖掘、整理和细读,“美术史中的徐悲鸿”学术研讨会举办
著名画家刘异中国山水画艺术展《金海晨曦》在沪开幕
百万字巨著《西安美术史》编撰工作启动
在美术史坐标中梳理地域名家

网址: 《中国山水画对谈录》——十位重量级艺术家、美术史学者的顶级对话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15161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