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月“郑”团圆
原标题:诗月“郑”团圆
诗月“郑”团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延辉
金秋,老家河南进入了最富诗意的时节。
怎一个“诗”字了得!第七届中国诗歌节来了,来到大河之南,来到诗歌故乡,飞扬的诗意在中原汇聚,惊艳的目光向中原打量。
诗在中原,歌咏中华。中国诗歌节落下帷幕之后,中秋佳节来临之际,9月29日晚,由河南省诗歌学会、郑州广播电视台、黄河科技学院联合主办的诗月“郑”团圆中秋诗会华彩呈现,河南诗人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生动诠释河南人内心深处的浓浓诗情。
“诗歌永远不会离开,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此刻,窗外秋雨霏霏,我们心里有一轮诗歌的明月冉冉升起。”在诗会“黄河会客厅访谈”环节,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张鲜明满怀深情地说。
诗润中原文脉长,这文脉孜孜赓续,这诗情未曾断绝。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河南是诗歌的厚土。大河之南,斯文在兹。我国第一首诗歌——《击壤歌》诞生于此,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作品出自河南;《全唐诗》2200多个诗人中,河南籍的350多人,约占总量的六分之一;《唐诗三百首》中所选的76个诗人中,河南籍的25人,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大美中原,如诗如歌。这是一方中华优秀传统诗词文化孕育滋长的沃土,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古往今来行走在中原大地上的诗人,写下了无数不朽诗篇,诗歌中镌刻着中原文化的独特烙印,让诗意悄然融入河南人文血脉之中。
新时期以来,“文学豫军”横空出世。在这支队伍中,活跃着一大批诗人,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和独特人文精神的诗歌创作群体。
“又是一年中秋至,明月千里寄相思。”千百年来,中秋圆月高悬在中国人的精神星空,寄托依恋家国的情,照亮思乡念亲的眼,指引归家团圆的路。
“每到中秋,中国人都会有一次凝望,那凝望,有时在水里,有时在天上。”当诗歌遇见圆月,便是最美的邂逅,最是那一抬头的凝望,便将无限心事徐徐吟唱。
这是一场诗与月的对话、月与诗的约会,也是大众诗意表达的舞台。
活动开场,UU跑腿的“快递小哥”现场送诗,《河南日报》《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国诗歌节特刊透着墨香传递丝丝诗意,拉开了整场诗会的序幕。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伴着悠扬的旋律,吟诵那些千古名篇,《诗行里的明月》节目引领大家跟随古人一起赏月抒怀。
明月寄情思,明月映家国。“今宵赏月嵩门下,海晏河清也。鼓声频起总关情,风雨兼程踔发向光明。”“黄河浪寄千年思,八分明月照中州。”“这既是为什么你一抬头/就会看见那穗‘大玉米’/在郑州矗立/溢彩城乡,温暖大地”“玉米是秋天的标配/世界上最美的秋天/在此刻,在中原,在河南”“那镶满绿松石的龙形牌饰/那曾斟满美酒的青铜爵/那兄弟般亲密的连体陶鼎/都告诉我,我们都是华夏子孙”“月已临/心无尘埃/只有无边的喜悦/映着色,映着空”“如果把古往今来的郑州地图/按照时序铺展开来/制成一部动画片/你就会发现/这片土地/就像是一个荡漾不息的巨大涟漪”……
融合古与今、连接你我他,整场诗会带给人们以皓月诗情里的独特韵味,既有现代诗人马海盈、张国臣、白润岱创作的古体诗,也有河南本土知名诗人高金光、党普选、张鲜明、纪哲、萍子、吴元成等创作的新诗,朗诵者声情并茂、情感充沛,将诗歌里对故乡的思念、对家园的热爱、对祖国繁荣发展的自豪与祝福之情演绎得淋漓尽致,使整场诗会充满了传统之韵与现代之美。
第七届中国诗歌节期间,由阮志斌作词、吴文中作曲并演唱的《跟着诗经去河南》火爆出圈。活动尾声,《跟着诗经去河南》《血脉里的诗行》等歌曲、诗篇更是将诗会推向高潮,让观众在诗歌吟咏间,沉浸感受诗歌文化魅力,深切体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最是诗意在中原。河南人的诗意,融于日常,见于生活,就如同这金秋时节田野里的收获一样硕果累累、芬芳绵长。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潜山:以诗共赏昆仑月
中秋 | 月满人团圆,蓝朋友守护您的平安
以诗望月,把酒问月,一起在古诗词里遇见中秋
七律 一帘桂月画屏中(辘轳诗五首)
林郑月娥首次戴上一国两制徽章
“月满中秋 情满江宁” 两岸青年诗歌诵团圆
且喜人间好时节 一城诗意咏团圆
湾区共成长,穗港澳青少年齐聚中秋诗会
欢度国庆 情暖中秋|致团圆
中秋月圆人团圆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1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70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60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0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09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5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44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46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04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