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 共绘湾区文艺“同心圆”

原标题:推动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 共绘湾区文艺“同心圆”

风从海上来,潮涌大湾区。9月18日上午,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启动。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花城文学院协办的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系列活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在广州举行,这是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专项活动之一,峰会以“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湾区文学”为主题。

全面构建湾区文学

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广东作家作品出版1900多部,总体质量较高,并连获国家级大奖。”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张培忠在致辞中介绍,广东获奖作品包括曾平标的报告文学《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陈继明长篇小说《平安批》、蔡东短篇小说《月光下》,葛亮中篇小说《飞发》、冯娜诗集《无数灯火选中的夜》、胡永红小说《上学谣》等。

张培忠表示,接下来,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要实现守望相助,共画培根铸魂的同心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赓续历史文脉;同频共振,融合发展,发挥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密集的资源优势,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破圈跨界传播,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挺膺担当,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史诗,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第一线开展文学创作,打造新版《人世间》,催生出更多与湾区地位相符、与湾区形象相称的扛鼎之作。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发展已经成为连接湾区各个地区的文化桥梁,推动着湾区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文化样本和精神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花城出版社社长、《花城》杂志主编张懿表示,面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的新命题,既要发挥花城先锋包容开放的气质,也要发挥创新和诚恳的实干精神,全力以赴打造岭南文化高地、湾区文学明珠。

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潘耀明、澳门基金会主席吴志良分别代表港澳地区作家远程致辞。潘耀明表示,在创建文化大湾区计划时,香港作家联会邀请了粤港澳大湾区32个文化团体高等教育机构作为合办或协办单位,这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中极具规模的一次大融合。他透露,香港文学馆目前已进入预算执行阶段。

“要以文学的力量推动人文湾区建设,促进大湾区内粤港澳三地的人文交流和人心相通,打造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将大湾区建设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示范地,中国国际人文交流的引领地和对外传播的重要基地。”吴志良说。

聚焦前沿科技

书写新时代故事

中国作协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花城文学院联席院长陈晓明和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分别作了主旨发言。陈晓明从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前沿性、包容性、多样性谈起。“我理解的前沿性在今天更多是一种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力量所在。”他说。

陈晓明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特殊的人文地理概念,其文化各有自己的传统,它们的碰撞,决定了自身会具备强大的包容性。“多样性,是大湾区文学最大的优势。我们的文学应该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呈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他说。

在徐剑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资源禀赋天成,为中国作家的书写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文化富矿。“既是传统的,又是未来的,既有中国本土性,又具有世界性。”徐剑建议,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要进一步聚焦高科技领域,书写新时代故事。

会上,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湾区文学”的会议主题,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展开研讨。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戴雪晴

通讯员 李玮娴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光影魅力”湾区电影论坛,共谋推动湾区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
携手总台唱响“湾区同心圆”,南沙公控助力湾区文化交流融合
书写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大文章
畅想湾区诗歌图景 第2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诗歌论坛举行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观察报告》新书发布
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将继续深化大湾区文艺院团合作
名家秀湾区“文艺范”百余场文艺活动登场
香港演艺学院携手太古集团推动“大湾区青年管弦乐团”首演,奏响湾区文化共融的活力乐章
“大湾区青年管弦乐团”在穗上演,奏响湾区文化共融乐章
湾区管弦新生力量闪耀集结,奏响文化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网址: 推动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 共绘湾区文艺“同心圆”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125747.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