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 | ​​​​​​​​​​​没有格局的领导,不必谈领导力

原标题:思维导图 | ​​​​​​​​​​​没有格局的领导,不必谈领导力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原文传送门:

没有格局的领导,不必谈领导力

原文摘要:

罗宾斯在《组织行为学》中写到,决定组织文化的因素有三点,第一点就是创始人的人格特性。人格,在极大程度上左右着一个人领导力的发挥。

人格,即个性,英文为“Personality”。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把人格分为4种:统治支配型、索取型、回避型、社会利益型。

其中,最后一种人格——社会利益型,代表了更关心朋友、家庭和社会,更能自信面对生活,更能与他人互相合作、支持、理解与尊重,更能为他人和社会服务,贡献自己力量的一类人。

社会利益型的人格,是一种有格局观的人格:眼光长远,识大局。人格能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反过来,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也能塑造他的人格。

人在30岁之前,人格一直处在形成阶段,而30岁之后,一个人的人格就基本稳定不变了。对于30岁往上的人来说,人格、情商的修养水平要比认知水平更加重要。

在领导力研究中,梁开广喜欢拿特朗普作为研究对象。“如今70多岁的特朗普,反复无常的个性依然非常鲜明,所以,他这样的人格对于他治理国家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他的人格很难再发生改变。”

的确,如果一个人在长期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缺乏格局观的人格,而刚好他又是一名地位高、权力大的领导者,那么他的地位越高,所导致的混乱就会越大。如果说,知识、经验、技能都是一个人冰山上面的部分,那么,人格、使命、价值观等等就都是一个人冰山下面的部分。

我们必须关注人格,目的是提升自己的领导力。但是,既然人格的格局大小决定了领导力水平的高低,那么按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说法来看,一个人的领导力水平岂不是无法改变了吗?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实际上,这是一句害人不浅的话。

这句话,让很多人简单地认为自己一切都无法改变,所以不必努力去尝试。最后,这些人就沦为只会用这8个字来安慰自己,给自己的逃避找借口的人,人生状态每况愈下。

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人的本性难移,但人的行为有弹性,是可塑的。

平时内向的你,可以偶尔选择外向,以获得社交认同感;平时外向的你,也可以偶尔选择内向,增强内心的平静与专注。

“30岁之后,通常一个人的人格就已基本定型,但还是有办法提升自己的领导力。”梁开广说,“改变‘特定场景下、特定时间内的某几个特定行为’,就可以快速提升一个人的领导力。”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连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思维导图 | ​​​​​​​​​​​没有格局的领导,不必谈领导力
思维导图 | ​​​​成大器者,胜在思维层次
思维导图 | ​​​​一把手最大贡献是脑力,而非体力
思维导图 | 说服人的3个底层逻辑
思维导图 | ​​​稻盛和夫:我活了88岁,总结为一个字
思维导图 |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式
思维导图 | 什么样的人,会越来越优秀?
思维导图 | ​​​​​​​越高效的人,越懂得如何沟通
思维导图| 靠谱的人千篇一律,不靠谱的人各掉个各的链子
思维导图 | ​​​​​​​知道与做到之间,隔着这2步

网址: 思维导图 | ​​​​​​​​​​​没有格局的领导,不必谈领导力 http://www.taoroudan.com/newsview12050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